廖宇威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欧阳志强
2月3日-4日,佛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来自香港的佛山市政协委员、宁洋影业(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宇威联合来自澳门的政协委员吴富国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深化发展港澳人士子弟班在佛山试行,建设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建议》。
廖宇威认为,目前,佛山市在切实保障港澳居民子女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探索设立港澳人士子弟班两方面政策目标清晰,执行办法明确,而且目前施政计划进展显著。目前,佛山市有两所学校设立了港澳子弟班,另有已经设立的可招收港澳子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所,正在筹建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所。今年,南海石门中学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已开设香港国际课程中心,并与香港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结为“姊妹学校”。
廖宇威建议,佛山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应该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立足“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深化发展港澳人士子弟班在佛山试行,为推动广东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奠基。
据统计,2019年佛山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港澳籍在校生共1.7万人,其中幼儿园0.3万人、小学1.1万人、初中0.3万人、高中524人。
廖宇威认为,面对不断增长的在佛港澳籍学生,现有的港澳子弟班或香港课程中心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而,在佛山市五区应开设更多的港澳子弟班或香港课程中心,加大合作力度,尝试推广港澳子弟学校等办学模式,以此解决在佛港澳学童求学问题,进而吸引更多的港澳籍青年人才落户佛山。
廖宇威建议,佛山大力开展大湾区融合课程研发和教材编写。佛山教育部门及有关专家可以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把港澳优质课程资源引进来,与广东地方课程和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融合。例如,2019年12月以来,石门中学在暨南大学指导下,与维港教育集团合作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路径机制》课题研究。该课题已经省教厅备案,目前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教育学习读本公民常识》系列读本,该课题将于2021年5月完成结题。
廖宇威建议,佛山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依照有关政策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领下,与香港、澳门及大湾区其他地级市合作,推动市内基础教育在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师培养、学生交流、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佛山可以通过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优势互补,大力建设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官文婷报道:立春过后,三水日间阳光明媚,温热如夏日。但这种晴朗好天气即将进入倒计时,三水气象台预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