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今年两会,有关英语教学的话题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记者了解到,国内已有省份中考改革方案之中将英语总分再次下调20分,即总分仅有100分。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应强烈,广州家长、老师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委员建议
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许进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4000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许进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而在今年初公布的辽宁省中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将外语满分由120分改为100分,这标志着英语学科分数降低。该中考改革方案从2021年9月份开学的七年级新生开始实行,2023年中考开始正式运行新中考模式。
老师看法
可以酌情为学生减负 长远还是需要英语基础
记者采访了解到,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循序渐进,一二年级以听读、口语为主,到了三四年级开始需要笔头练习、学习简单语法,到了五六年级因准备小升初,英语学习压力可谓越来越大,广州小学英语老师普遍认为,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两极分化大。“尤其到了高年级,老师讲课趣味性降低,内容相对中低年级枯燥,同学们的学习也兴趣降低。”荔湾区某小学英语科卢老师说。
没有场景练习,学习英语吃力
海珠区某小学英语科潘老师指出,相对于语文科、数学科,即便是同时起步学习,英语科学习后遗忘率更高,也要求学生更花时间和精力。“毕竟我们日常中使用语文、数学的场景很多,而英语的使用场景其实是缺乏的,缺少知识滚动更新的过程。尤其过完了一个假期,同学们很大部分把上学期学习的知识遗忘了,老师要花时间帮同学复习,还要教新知识、做练习、做测试,课时非常紧,老师、学生都吃力。”
广州市某省一级高中高三英语科陈老师也同样感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对吃力,“各科学习压力大,花在英语科的时间非常非常有限,学习效果自然受影响。”但陈老师不赞成降低英语高考分值,她认为毕竟英语还是国际通用语言,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今后的个人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
佛山市某省一级高中英语科李老师也不赞成降低英语高考分值,“广佛地区的考生在英语科是有一定优势的,从功利的角度考虑,利于高考得分。”李老师认为对将来不从事英语直接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英语没那么重要,可以酌情减少英语的比重,但是从长远考虑,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个人发展。
强化英语听读才更有意义
教四年级英语的广州某小学梁老师则认为,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点与其年龄特点不甚相符。“英语学习跟语言天分还是很有关系的,一些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未必学得很好,或者学得有点慢,但是当他们走进社会,在工作上需要多运用英语,自然而然也会掌握得比较好,甚至比学生时期英语成绩好的同学用得更好。”梁老师赞成英语在中考、高考中分值降低。
“外省把英语学科中考分数降低,相当于削弱英语科地位,对学生来说确实有减负的作用。当这支应试指挥棒指向降低英语科的"地位",那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也会降低,老师教起来压力反而大一点。”荔湾区某小学英语科周老师建议,把英语作为一门兴趣或者工具来学习,强化听读能力更符合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时间充裕的家长可以陪伴孩子阅读英语绘本,每周30本左右,或者播放英语音频“磨耳朵”。
家长心声
赞成英语选修 花更多时间学好语文
过去二三十年,因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很多要求孩子们从小学阶段就要对英语这个科目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英语、报培训班,花费了许多补课费。考研、考公,都离不开英语,英语对于一个人的就业,都有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外,真正用到英语的并不多。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已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各种实时翻译软件,各种翻译器材,绝对能满足大家日常交流的需要,不需要精通英语就能正常的交流。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记者采访留意到,绝大部分家长赞成把英语科作为选修课。“孩子要英语成绩好,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第一需要时间陪伴、第二需要补习费"加餐",否则孩子的英语成绩可能就会落后。”天河区家长赵先生认为不能忽略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在“大语文”时代更应该学好中文,掌握中国文化精髓,例如写好硬笔、毛笔书法等。
“学习外语途径很多,孩子日常听外语歌、看外语电影也是很好的方法,不一定把英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孩子爱听韩语歌,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韩语。相反,眼下的中文学习却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就我儿子而言,写出来的作文比较套路,我觉得应该花更多时间在语文学习上。”荔湾区家长韩女士认为,中文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国际主流语言,孩子下功夫学中文更有必要。
在工作中较常用到英语的海珠区家长范女士告诉记者,她从女儿从幼儿开始培养其英语能力,“每年2万投入,每周还要起码2小时英语补习,课后陪伴督促做练习。” 范女士说,当初开始培养投入,是考虑到应试需要以及日后孩子工作可能会把英语作为“敲门砖”,但现在看来有降低英语“地位”的趋势,她也持赞成态度,相信顺应时代,孩子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新闻推荐
昨日,游客乘坐小火车徜徉在高明盈香生态园花海之中。/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佛山日报讯记者谢文骏报道:昨日是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