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佛山 > 正文

佛山中考报名启动 无本区初中完整三年学籍 不能享受高中指标生政策

来源:佛山日报 2021-03-24 13:35   http://www.kcqsx.com/


佛山日报讯记者邹婷婷报道:3月16日起,佛山中考报名正式启动。跨区报读学子,在面对学籍或户籍二选一应该以何种身份填报?对此,记者了解到,本市户籍跨区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可选择以学籍或户籍为报考资格,选择在学籍地报名的,享受与学籍所在区户籍生同等报考资格。不过,选择在户籍地报名的,将在指标到校资格上有限制,家长务必充分了解考虑。

拥有完整三年学籍可享受区属高中指标生政策

跨区就读到底以户籍还是学籍的身份来报名?举个例子,李女士的孩子户籍属于南海区,被禅城区的初中录取,那么初中学籍属于禅城区。届时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李女士的孩子可选择按照户籍地归入南海区,报考南海区面向本区招生的学校;或按照学籍地归入禅城区,报考禅城区面向本区招生的学校,两者二选一。

不过,根据市招生办公布的中考招生方案,选择回户籍所在区报名的,不能享受指标生招生政策,其余报考资格与户籍区学生相同。所谓“指标生政策”,即把优质高中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近年来,佛山指标到校的比例不断扩大至50%。比如,提前批的石门中学作为南海区属中学,若计划招生1000人,即500人面向全市招生,另外500人则以指标生的形式摊派到南海区的各初中学校,按中考成绩和志愿填报顺序录取指标生名额内的学生。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填报指标生名额的条件之一是具备本区初中学校完整三年学籍。以李女士的孩子为例,中考时如果选择按学籍归属填报志愿,则归入禅城区,可享受到佛山二中、佛山三中等禅城区区属高中的指标生名额;若按户籍归属填报志愿则归入南海区,但因为不具备南海区初中学校完整三年学籍,则既不能享受到户籍区区属高中指标生政策,也无法享受到学籍区区属高中指标生政策(佛山一中指标生面向全市招生,不受跨区填报影响)。

“普通高中补录”批次

增加就读高中机会

根据中考方案,今年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民办生(含特长生)由原第三批提升至第二批,按一定比例分配至每个区,面向区内招生。第二批结束后设置“普通高中补录”批次,公办高中面向区内、民办高中面向全市尚未被录取的考生统一征集志愿及补录。

近几年,佛山中考普通高中生与中职生招生比例大概为6:4,换言之,有40%的考生由于中考分数线上不了普通高中而滑落到第三批的中职生招生批次。对此,有学校老师表示,新增“普通高中补录”批次,对于介于普通高中和中职的临界生而言,多了一次高中补录机会,多了一个保障。但对于冲刺全市提前批9所学校的中考生来说,影响并不大。

此外,经区审核,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进城务工和港澳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借读学校报考,与本市户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享有同等报考资格,一是具有佛山市初中学籍满3年的应届毕业生;二是父母在佛山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佛山市居住证;三是按国家规定在佛山市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

经区审核符合政策性借读生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借读学校报考,与本市户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享有同等报考资格。但在佛山市就读的应届初中普通借读生,原则上仅允许报考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公平公正原则下,各区也可安排少量公办普通高中计划招收普通借读生。

新闻推荐

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名单发布 佛山市3个村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佛山日报讯记者王旖荻通讯员佛司宣报道: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公布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名单。记者...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佛山中考报名启动 无本区初中完整三年学籍 不能享受高中指标生政策)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