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链根植性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产业链根植性”这一提法点到了佛山产业发展的核心要害。在当前国际贸易低迷、国内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升产业链根植性对产业链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产业链供应链要实现自主可控,产业链根植性便是重要一环。
要提升产业链根植性,关键在打造成熟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态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簇群型,即同一个产业环节并列簇立在一个地方,表现为同行业企业“扎堆”,比如家电企业在北滘扎堆,纺织服装在西樵扎堆。簇型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只要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产业各层次人才就会逐步本土化,并产生本土化的企业家,实现根植化。在簇群内的企业不断竞争合作,企业会有生死,但产业永存。另一种是链式型,即产业的所有环节在同一个区域基本都具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链条,塑造了集群的外部经济,外部单个企业难以同集群内企业竞争,比如龙江、乐从片区的家具产业。有了这种外部性,企业就愿意入驻并舍不得离开,从而形成该产业的根植性。第三种是复合型,是上述两种形态的结合,既有横向关联的簇群型,也有纵向关联的链式型,是一种“纵横交错”的复合型。复合型产业集群具有以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根植性,具有最强的根植性,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瑞士钟表、意大利的小商品集群就是典型的复合型产业集群,百年来不管外部劳动成本如何变化,最高端的钟表、鞋仍在那儿做,根植性极强。佛山的陶瓷产业几百年来生生不息,目前向高端、清洁甚至艺术品方向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复合型特征。
提升佛山产业链根植性,只有打造根植性强的产业集群,才能塑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在新发展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要坚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决心。佛山以传统产业为主,这既是佛山的短板,同时也是佛山最大的优势,佛山的优势产业集群几乎都是传统产业,佛山产业的“独门绝技”就隐藏在这些优势传统产业中。传统的不代表落后,佛山诸多传统产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深深扎根佛山,比一些新兴产业具有更强的根植性、韧性,对此佛山应坚定发展信心。对传统产业,不能因为不够光鲜亮丽,就不予支持,任其出局。恰恰相反,对在佛山成长起来的传统产业,要像对自家孩子一样多加疼爱,久久为功,助力升级成长。二要有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所谓产业链招商,就是所招引的对象能够弥补本地产业链条缺失环节,打通上中下游的市场资源,形成产业链集群,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效益。产业链招商立足的是本地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而不是哪个产业“风头正劲”。只有基于本地产业链需求的招商,来商才能发展自身、贡献当地,实现双方共赢;与本地水土不服的来商,哪怕是风头正劲,过几年也就偃旗息鼓,对本地发展并无裨益。三要重视培育链主企业。链主企业吸引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扎堆周边,是形成复合型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主体,其对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影响整个链条的发展前景。抓住链主企业就抓住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牛鼻子”。服务链主企业,除了一些常规性的支持,更多要考虑企业的个性需求,做到“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厚植链主企业发展土壤,持续不断推进“建链、延链、补链”也是对链主企业的重要支持,这与产业链招商相辅相成。四要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好的环境就是竞争力。佛山应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健全政府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管理监督,打造近悦远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好环境。
(作者系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宋世伟报道: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促进佛山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供需对接精准、人岗匹配高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