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军故居陈列的陈铁军雕塑。/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陈铁军故居。/资料图片
扫一扫看视频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奕纯
春日午后,阳光正好。走进位于禅城区岭南天地,穿过几条老巷子和一片镬耳屋,一栋占地约280平方米清代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民居建筑格外惹人注目。步入其中,一座傲然挺立的半身塑像矗立在小楼正中,门楣边上的“陈铁军故居”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这里正是佛山爱国革命烈士陈铁军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如今,穿过历史的尘埃,从这栋小楼,仿佛依稀可见陈铁军用生命捍卫信仰、以热血写就初心的那段壮烈而峥嵘的革命历史。
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走进陈铁军故居,追寻陈铁军留下的红色印记,重温光辉历程,铭记英雄事迹。
富家小姐舍弃安逸投身革命
“这里基本保存了陈铁军生前居住的风貌。”长期研究陈铁军生平故事的禅城区博物馆馆藏研究部主任韩健说,陈铁军的哥哥和侄女陈惠文此前一直在此居住,直到2007年东华里片区启动拆迁改造才搬走。
在他的叙述中,陈铁军为追求革命理想、铁定心肠干革命的形象愈发清晰。
从小衣食无忧的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04年出生在佛山一个华侨富商家庭。童年时代的陈铁军便主动要求父亲送她进私塾,像男孩子一样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各地青年纷纷响应,不少青年学生从广州来到佛山进行宣传。当时,一支由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生组织的宣传队,女青年大声疾呼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陈铁军看着清一色的女青年大声呐喊,深受启发,毅然带着妹妹投入宣传中,最后冲破家庭阻力,转学进入由郭鉴冰在佛山创办的第一间新学制的女子小学——季华女子小学(今铁军小学)就读。
1922年,陈铁军考入广州坤维女子中学,她的语文老师正是被后人称为佛山“三谭”之一的共产党人谭天度。也就在这个时期,工农革命运动热情高涨,马列主义广泛传播,革命思潮风起云涌,陈铁军结识了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蔡畅、邓颖超,并与党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
1924年秋,陈铁军考入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求学期间,因亲眼目睹残忍至极的英法帝国主义者开枪扫射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勾结在学校里嚣张跋扈,陈铁军把自己的名字“陈燮君”改成“陈铁军”,表示与旧我决裂,坚定革命道路。
虽外表温和柔弱,实际上陈铁军内心勇敢无畏,聪慧无比。1927年4月,国民党当局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共产党员。她不顾自身危险、巧妙用计、勇敢搭救邓颖超。
1927年,受党组织指示,陈铁军与共产党员周文雍假扮夫妻参与准备广州起义,在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
由于叛徒告密,两人同时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利诱,他们毫不屈服。最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判处他们死刑。两人被解往刑场前,要求在监狱铁窗下合影,并宣布结婚,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后人缅怀弘扬铁军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陈铁军英勇事迹一直未曾忘怀,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指示文艺工作者宣传周文雍、陈铁军的精神和事迹。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周文雍和陈铁军为原型,把这段饱含革命豪情且富有爱情色彩的故事搬上了大荧幕,制作成名为《刑场上的婚礼》的影片。电影一经推出,便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2009年9月,周文雍和陈铁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为了缅怀陈铁军烈士,弘扬铁军精神,1991年,佛山市政府把陈铁军曾经就读的小学改名为佛山市铁军小学,并在江湾立交桥畔修建了铁军公园,在公园正中心摆放了陈铁军的全身塑像。
1998年,市政府把陈铁军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陈铁军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禅城东华里改造时,禅城区政府对陈铁军故居进行全面修缮。禅城区博物馆对陈铁军生平进行了考证,通过合理利用展厅空间和使用声光电等技术生动形象地呈现陈铁军烈士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2014年6月,陈铁军故居作为烈士事迹展室免费向公众开放。
2016年8月,位于铁军公园西北角的陈铁军纪念馆建成开馆,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从开放之日起,就有志愿服务者长期驻扎在此,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提供讲解咨询服务。如今,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佛山各界人士都会到此凭吊、缅怀先烈。
■学党史守初心
铭记英烈功绩
激发奋进动力
禅城区博物馆馆藏研究部主任韩健:一切向前走,但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一心向未来,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陈铁军英雄用生命守护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也要铭记英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铁军精神也必将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奋进动力。
禅城区博物馆讲解员林妮:陈铁军是一名大家闺秀,更是一名爱国革命烈士,出身富贵却不爱奢华,本可安逸却投身革命,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屹立于中国革命史册中。每每向游客讲解陈铁军的故事,我都会深深被感动。她一生为革命英勇斗争的事迹可歌可泣,内容丰富感人,是爱国主义一面鲜艳的红旗。
新闻推荐
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佛山日报讯记者邹婷婷报道:“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告别了工作20多年的南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