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丽(右)和黄宝仪在广东省醒狮锦标赛上获得第一名
打卡顺峰山公园
梁嘉丽和黄宝仪在比赛中跳高桩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曹月
广东醒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佛山有很多粉丝。今年1月份,有两名90后女孩在抖音上更新了一则记录两人去长沙旅游的短视频,视频中她们用“醒狮姿势”拍照,因高难度动作与两位娇小女生形成强烈对比,吸引了超4500万人次关注。据悉,这两位女孩名叫梁嘉丽、黄宝仪,是佛山市顺德伦教三洲龙狮团女子醒狮队成员。
忽然的“爆红”让梁嘉丽觉得很懵,但在抖音爆火之后,周围的许多朋友都来向嘉丽了解醒狮,向她询问醒狮相关问题及如何训练。嘉丽觉得,关心醒狮的人变多了,更多人开始了解醒狮文化。
自幼与醒狮结缘
勤学苦练走上醒狮之路
从小就生活中在顺德的梁嘉丽,耳濡目染岭南文化。在她看来,醒狮是广东文化的代表之一,广佛地区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醒狮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来形容醒狮最合适不过。醒狮也叫南狮,是广东舞狮的专属称号。南狮通常需要两人一组,舞动一头醒狮。狮头源自年兽的造型,佛山的装狮狮头特别大而且圆,嘴部平而阔,举起来颇为费力气。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2006年,广东醒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被问到何时与醒狮结缘的?梁嘉丽说:“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一次体育课偶然被学校舞狮队的师傅选中,还觉得很意外。”梁嘉丽从七八岁开始开始接触舞狮,今年是她走进这个行业的第20个年头。“高低桩上,最高的桩有近3米高。想要在桩上自由跳跃,需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两人的娴熟配合。尤其还需要完成各种翻跳动作,稍不留神就会受伤,要是从高桩上跌下就更危险。”扎马、劈腿、负重、跳桩……在同龄的小女生玩过家家时,嘉丽和宝仪就要到训练基地报到,训练醒狮功架,还要学习打鼓打镲。枯燥劳累的基本功训练,很快打破了嘉丽和宝仪对醒狮的美好幻想。训练回来,父母看到嘉丽身上的伤都会劝她放弃,但嘉丽对醒狮的热爱让她坚持了下来。不料,2010年顺德女子醒狮队解散,梁嘉丽和黄宝仪因此失业,只能偶尔有机会的时候舞几场。2011年至2017年,梁嘉丽坚持了十几年的舞狮梦也遇上了一段空白期。这些年虽然也尝试过其他工作,但一直没有放弃舞狮,偶尔也会去接一些商演。
2019年3月,她遇见顺德伦教三洲龙狮团,领队李培坤向嘉丽和宝仪抛出橄榄枝。嘉丽也因此继续走上了舞狮传承之路,当时李培坤计划带领女子醒狮队出战广东省醒狮锦标赛,阔别舞狮行当六七年的嘉丽和宝仪,要以最快速度适应舞狮的高强度训练。重新回到醒狮舞台,两人无比激动。梁嘉丽说,听到醒狮的音乐,就觉得那种冲击和热血还在,我知道其实在心里,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在的队伍最终在广东省锦标赛中夺得传统项目的第一名。
坚守初心传承醒狮文化
“虽然每一次演出下来都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看到观众们惊喜和满足的眼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梁嘉丽说,“我们也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演出,把我们最好的‘醒狮’奉献给大家。”
梁嘉丽对醒狮的每一份热爱都体现在她的实际行动中,身上的伤痕是最好的佐证。她发布于网络平台的视频下有细心的网友留言,第一张照片狮尾左腿明显的伤痕,不说都能猜到是训练受伤的,加油老乡。2020年顺德区运动会上,梁嘉丽因半月板损伤到现在还在休养调理中,但是她每一天都会坚持适量的训练,因为要全身心准备2021年4月份佛山市舞狮锦标赛。
文化传承不分时代、性别与年龄。在顺德伦教三洲女子醒狮队里,也有着一群像梁嘉丽一样想法的“年轻醒狮队员”,他们说要用自己的努力告诉大家,这项传统技艺不会在年轻一代消失,他们要做最年轻、最潮流的醒狮人。梁嘉丽说,她所能看到的,目前舞狮界练习高桩的女队只有她们,因此她们也经常跟男狮团比赛。醒狮确实对体力要求比较高,与男生相比,女生或许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去练习,但是舞狮文化传承,我们一直在路上,男生可以做到,女生一样也可以。
记者了解到,现在演出和比赛外,梁嘉丽还到顺德翁祐中学、北滘碧江中学等学校为学生上课。她认为,学校将舞狮作为第二课堂也是传承舞狮文化比较好的方式,虽然学生不一定会走上舞狮这条路,但是通过讲解一些基本动作及鼓点,向他们普及醒狮知识。对于醒狮的传承,她们也有些忧虑。现在00后的父母会觉得舞狮太危险,不想自己的小朋友去学习。但对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很重要的,舞狮确实有点辛苦,但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危险。
擦亮顺德醒狮文化名片
让传统文化“走远一点,久一点”
佛山醒狮文化源远流长,老一代传承给新一代,新一代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它注入生命力,让它重新活起来,发扬光大。谈到今年无意中抖音爆火的经历,梁嘉丽和黄宝仪并未多想。她们表示,不管以后红不红,都不会忘记初心,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醒狮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顺德醒狮文化在非遗保护工作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发展。3月18日,顺德区醒狮文化推广基地签约仪式在顺德区伦教三洲龙狮团举行。三洲龙狮团团长高志锋表示,接下来,团队将致力于打造文化品牌,抓住文化底蕴和历史的积淀进行推广和发展,在顺德挖掘更多年轻人,重点抓传承,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梁嘉丽说道,学习舞狮比较辛苦,人才培养不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舞狮表演也越来越少,不少舞狮人为了生计只能转行。目前,佛山的舞狮队伍比较零散,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和规模。如果没有很好的倡导的话,也许过了这一代后,这一民间的传统技艺可能会失传。她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进行很好的倡导,采取一些奖励扶持政策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文化演出,培训传承人才,来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繁荣发展。让传统文化尽量走远一点,久一点。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子宁通讯员张家铭)记者昨日从顺德区乐从镇获悉,未来佛山新城的公办学位不足问题有望解决。据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