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气体工厂内景。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今年3月,从顺控发展的首发上市到佛山照明、天安新材等企业股权并购的推进,资本市场上的佛山可谓捷报频传。
其中,两则来自科创板的动态格外引人注目:3月4日,科创板上市委发布公告,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合医疗”)首发获通过;3月8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尔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几个月前,莱尔科技的科创板IPO成功过会。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意,意味着这家佛山企业距离正式登上科创板迈出标志性一步,也意味着继华特气体后,科创板上很快就将迎来一张佛山“新面孔”。随着佛山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步伐,科创板还将迎来更多“佛山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三月春早?佛山军团加快冲刺科创板
佛山企业与科创板的缘分始于2019年12月。彼时,距离科创板开市仅仅5个月,华特气体就作为首家佛山企业登上了科创板。
上市首日,华特气体一度上涨134.66%,成为当天科创板涨幅最高的股票,可谓赚足了眼球。
登陆科创板也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业绩快报显示,这家企业去年预计营收9.98亿元,同比增长18.29%;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45.25%。
“上市后,企业直接融资更加方便,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更强了。”华特气体总经理傅铸红说,“上市对我们开拓客户和承接政府支持项目也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公司横向纵向资源的整合。”
看到甜头,包括莱尔新材料在内的更多佛山企业被科创板所吸引:去年11月23日,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信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IPO首发顺利过会。
去年12月21日,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冠薄膜”)首发获通过。
去年12月31日,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箭电子”)IPO首发过会,有望成为佛山禅城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今年3月4日,百合医疗的首发获通过,则有望为南海增加第二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定位于提升国家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科创板对企业成长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些“种子选手”也是实力满满。
招股书显示,百合医疗、蓝箭电子、德冠薄膜、富信科技和莱尔新材料5家企业所从事的均为半导体、新材料、医疗卫生等科技领域。
例如,富信科技主营业务半导体热电器件及以其为核心的热电系统、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德冠薄膜是国内BOPP行业产品种类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莱尔新材料则专注功能性涂布胶膜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
从经营质量来看,5家企业近年来的业绩也多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增速最快的百合医疗,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6.7亿元增至2019年的9.57亿元,净利润则从1.20亿元增至1.88亿元。
即使在宏观经济面临诸多考验的2020年,这些企业也不乏逆势增长的案例。例如去年前三季度,德冠薄膜净利润同比增长49.40%,还与所在镇街签署过百亩土地使用意向合约,计划投建新生产线;百合医疗预计去年全年营业收入为9.80亿—10.60亿元,同比增长2.39%至10.74%。
若成功登陆科创板,5家佛山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发展资源。招股书显示,百合医疗、蓝箭电子、莱尔科技、富信科技和德冠薄膜共拟募资27.86亿元,将用于新项目、技术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专注研发?“种子选手”折射佛山制造升级路
5家“种子选手”的共性是什么?翻开招股书,人们不难找到答案:它们都是深耕佛山多年的制造业企业。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蓝箭电子,前身为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佛山市无线电四厂,最为“年轻”的莱尔新材料,也有17年的经营历史。
要想从门槛低、竞争对手多的制造业突围,企业就必须在研发上下足功夫。这5家深耕制造业多年的企业,就都是技术研发上的“模范生”。招股书显示,5家企业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都在3%以上,比重最高的百合医疗更是达到了6.22%,紧随其后的莱尔新材料,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也超过5.14%。
要想成为技研“模范生”,企业不仅需要花功夫,还需要花时间。例如,为了打入业界公认标准最高的日本市场,德冠薄膜陆续建立了4个高端实验室,涵盖原材料和成品的测试、基础原理的研究、前沿技术的探索等领域,并引入了先进的在线瑕疵检测仪,最终耗时8年才拿下日本市场。
真金白银的研发,化作企业领先的专利和技术。招股书显示,5家企业当中,有4家掌握的专利(包括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超过了80项,其中百合医疗更是拥有268项专利。
其中,有的企业还成为业内的“专利大王”:富信科技招股书披露,截至今年2月,在9家同行业国内企业及国外企业在国内设立的子公司中,这家企业掌握的发明专利数量位居第一,实用新型专利也位居第二。
过硬的技术,为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不完全统计,百合医疗、德冠薄膜、富信科技和莱尔新材料4家企业,均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所在领域全球或全国第一,例如百合医疗生产的无针输液接头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莱尔新材料的FFC(即“柔性扁平电缆”)用热熔胶膜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约为21.19%—27.90%;而蓝箭电子的分立器件封测产能则跻身全国前十,客户包括华润微、晶丰明源、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三星电子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的产品还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获得了领先地位。例如,百合医疗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无针输液接头等产品,在导管断裂力指标、连接强度指标等指标上超越了来自美国、德国的竞争对手,德冠薄膜也在业内率先实现无胶膜批量生产,是国际知名标签制造公司艾利、丝艾、芬欧蓝泰的供应商。
制造图强?更多佛企有望搭上资本快车
牛年伊始,与5家科创板拟上市佛企一同按下加速键的,还有这座城市对于科创板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
今年1月4日,佛山顺德发布了《顺德区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金凤凰计划”2021—2023年)》,提出用3年时间推动百家企业挂牌上市、实现千亿元直接融资,最终实现万亿元市值“顺德板块”。
其中,针对最有潜力登上科创板的科技型企业,顺德提出每年设立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科学家+企业家”强强联合。
同样在1月,佛山禅城出台了《禅城区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扶持办法》,提出对企业上市最高可提供1200万元资金扶持。
培育更多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是一座城市活力和实力的写照,也将为这座城市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而这正是佛山全力以赴的新领域新赛道:
“十三五”期间,科技型企业在佛山所占比重正在不断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佛山高新技术企业5718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8位,是2015年(717家)的8倍。
近年来,随着佛山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多佛山企业有望获得科创板的“入场券”。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科创板规则还指出,科创板将优先支持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而在佛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去年8月,顺德就面向全球发布核心技术攻关榜,遴选出顺德企业在国内面临的20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广邀海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前来“揭榜”。
今年3月,佛山市市长朱伟透露,佛山正在组织业内专家对装备制造、家电、食品饮料、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卡脖子”问题清单进行梳理,并转化为技术攻关任务清单,邀请全球英才揭榜挂帅;5年内,佛山还力争建立100家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平台。
目前,汇泰龙、天波信息、泓胜科技等科创板后备企业已在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展望未来,佛山企业的科创板征程更加可期。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鹏飞)日前,记者从佛山市侨联获悉,2021年度,佛山市侨联为符合条件的佛山市户籍海外在读留学生,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