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刘嶒
近年来,高明区坚持把简政放权当作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利企便民,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深化“放管服”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放权强镇力度越来越大。从2010年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开始,高明区级部门陆续分4批次向各镇(街)下放了大量事权。截至本轮改革前,全区保留管理事权6863项(其中行政审批1330项,行政执法5533项)。经过这次放权后,镇(街)管理事权达到2437项(审批事项654项,执法事项1783项),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从本轮改革开始,镇(街)独立行使行政执法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二是政务服务效能稳步提升。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高明区“互联网+政务服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区各部门顺应时势,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立即办、指尖办”。其中,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部切换至“新工建系统”,同时线下配备自助办理区等现场导办服务,目前现场办事群众已大幅减少;启用“佛山市商事登记一门式受理审批平台”,开办企业实现由5个流程、全市平均19.8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流程、5个工作日,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准入便利度。
据统计,随着全面铺开“网”“端”“线”建设,“市民之窗”“粤省事”“粤政易”“粤商通”“高明通”等智能平台广泛普及,高明区100%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审批时限压减94.1%;74.8%的民生类事项实现就近办理,519项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时限压减78%,企业开办用时压缩达85%。
三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去年9月,高明区行政服务中心明城服务大厅建成投用,明城镇、更合镇的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明区目前已经形成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镇街服务大厅为主体、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办事。在全市2020年度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排名中,高明区在法治、廉洁、诚信、责任、民生、高效6个领域及总分均排名第一。群众的“满意指数”,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明区“放管服”改革成效。
新闻推荐
佛山市高明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昨召开创新驱动强产业五年打造“千亿高明”
西江产业新城的田园山水特色吸引了不少人来旅游。●“十四五”时期高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湾区枢纽新门户、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