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前屋后“四小园”,美丽村居“种”出来
文/珠江商报记者骆苏艳 见习记者冼颖仪
今年3月,为推动城乡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顺德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佛山市顺德区“园美行动”四小园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各村(社区)、广大群众合理规划,利用宅前院后、街头巷尾闲置土地,用“绣花功夫”打造“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争取上半年全区新建“四小园”1000个,以“园美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这是一项得到村居群众积极响应的民心工程。这不,和暖的春风一吹,不少村居的群众就抓紧把宅前屋后的“四小园”整理起来,种下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地里绿油油,心里美滋滋。走进勒流黄连社区、龙江左滩村、均安天连村,随处可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村居美景。这样的村居美景在顺德将越来越多。
黄连:昔日卫生死角,今朝“四小园”
走进勒流街道黄连社区涌口古庙公园,彷佛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不少居民正在宅前屋后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里忙碌着,浇水、剪枝,好一派“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的乡村景象。
黄连社区居民正在“四小园”内种植蔬菜。/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摄
这些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曾经都是村里的闲置地,堆放着各种杂物、垃圾,蚊虫环飞,是村里的卫生死角。抓住顺德区城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带来的契机,以“四小园”为抓手,黄连社区对村里的违建棚舍进行清拆,整理闲置土地,把这些土地盘活成为“四小园”用地,动员居民一起参与“四小园”建设,鼓励居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此举深受居民欢迎。居民徐伯就积极承包了一片一百多平方米的小菜园,每天精耕细作,把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以前这里就是一片闲置地,堆了很多垃圾,现在变成小菜园,不仅环境变好了,还可以每天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当然感到幸福啦!”
黄连社区党委书记萧国松表示,黄连“四小园”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章法”,而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居“微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如村里健康步道两边的闲置地绿化种花、点缀黄花风铃木,打造小公园,宅前屋后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接下来将继续发动村民建好、管好“四小园”,共建美好家园,推动城乡品质大提升。
左滩:“耜耕田”计划,社区更和美
龙江镇左滩村,一块块小菜地就是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品质的生动写照。
龙江左滩村村民家房屋前的小菜园。/珠江商报记者朱德文摄
左滩村党委书记邓奋雄介绍,左滩村的“四小园”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19年已开展“四小园”建设方案规划,并在有限的项目启动资金预算里,根据左滩村地域广、闲置地多的实际情况,以小菜园建设为主,小公园为点,小花园为线,小果园为辅的规划进行资金分配。
龙江甘竹大道入村路段,曾存在部分锌棚结构的单层建筑物,杂乱无章,不仅景观差,还存在安全隐患,是村里的管理难点。左滩村对甘竹大道两侧违建进行清拆,改造成为多个绿化小公园以及停车位,还实施了亮化工程。如今甘竹大道入村路段成为了左滩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谈及左滩村的“四小园”就不得不提及左滩的“耜耕田”计划。“以前村民屋前屋后的闲置宅基地容易变成垃圾堆,村两委把相关闲置地平整出来,并通过搭建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围绕田地分配、公共服务认领、田地灌溉、奖罚细则等进行讨论。这就是我们村实行的"耜耕田"计划。”邓奋雄介绍,通过议事协商,党群合力共建美丽新家园,“有热心村民以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置换使用权,在规划的耜耕田种上瓜果蔬菜,收成后或派发给街坊,或制成斋菜送给村内独居老人,这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对“四小园”,邓奋雄还有更多的设想——结合左滩地方特色,把“四小园”变成宣传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打造有文化内涵、有故事的“四小园”。
天连:花小钱造小园,自己家园自己建
从空中俯瞰均安镇天连村,一块块小菜园、小果园以砖为界,彷佛一块块的“华夫饼”。
均安天连村统一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开垦”的“四小园”,以砖为界,将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顺德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今年2月下旬,天连村因地制宜,选取了150处闲置地作为示范点重点打造,建好的小菜园公开竟投,由投得者按合约要求,规范小菜园管理,小花园和小公园由村委统一管理,以园养园,以小菜园竞投得来的租金作为小花园和小公园日常维护经费。这才有了一块块绿意盎然的“四小园”。
天连大道旁一块占地约200平方米的新整理出来的砖砌小菜园格外引人注目。天连村党委书记欧阳卫基介绍,这地块以前是一块杂草丛生、垃圾乱堆放的闲置地,现今摇身一变,成了一片等待“装修”的毛坯小菜园。地块整体以红砖围砌而成,简单大气,别有一番复古风味。以砖块为界,小园子被划分成不同种植区域,区域间铺上一条条砖路,地块四周砌上围栏,既美观,又能防止人为倾倒垃圾。据了解,改造这片约200平方米的地块,仅投入了约1500元成本,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实事”。
天连大道旁的住宅片区,房前屋后的闲置宅基地大多都已被打造成了规范的小菜园、小花园。截止到今年3月,天连村改造四小园用地面积已经达到3780平方米,村内“四小园”风格上则摒弃统一规划“一刀切”,选择根据房屋具体环境、周边风景来打造。因地制宜的模式,使得“四小园”各有特色、自成风格。
“以往乱搭建的烂棚、乱堆放的杂物,在村内是很普遍的存在,”欧阳卫基指着建好的小菜园说,“"四小园"建设大大提升了天连村人居环境,现在村民们都很赞成这样的做法。”下阶段,天连村将会采用“以租代管”的模式管理“四小园”,还计划向村民发起闲置盆栽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达到村内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还能减少杂物乱堆放现象,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家园建设、改造中去,真正做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管”。
新闻推荐
佛山迎来首个“灯塔工厂”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子宁)“照亮”未来智造之路,“灯塔工厂”成为一个新趋势、风向标。如今,佛山拥有了第一个“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