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湾区位示意图
南海城市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3月25日,广州市荔湾区和南海区两区政府共同发布“全球征集令”,在两区交界组织开展“广佛湾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面积达23平方公里的广佛湾规划浮出水面,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重要一步。
3月中旬,另一场国际竞赛发布会在南海千灯湖召开,来自上海、深圳、广州以及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的国内外顶级设计单位齐聚千灯湖畔,角逐南海艺术中心片区景观设计项目。这是南海擘画城市中轴北延的重要支点。
两场国际竞赛的背后,代表着南海拓宽城市版图的两个维度。其中,南起桂城岗、直达里水展旗峰,全长12.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成为南海城市扩容的重要牵引。而广佛新城的建设,让南海的城市化从南北向东西拓宽,为城市南海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一纵一横
不断拓宽的城市边界
从地图上看,广佛湾位于广州荔湾和佛山南海交界地区,以广佛河为界,南侧为荔湾海龙围、北侧为南海大沥,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其中荔湾区约11平方公里,南海区约12平方公里。这里历史上就是广佛联系的桥梁,民间交往密切。
片区地处广佛黄金走廊带,开发建设较早,但由于前期投入相对不足、规划不够,造成区域内产业低端、基础设施缺乏、城市面貌落后、社会治理压力大等问题突出。
具体来说,片区存在土地利用混杂、建设用地和农田相嵌并置,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犬牙交错;交通的末端位置钳制了空间联络;生态资源被建设空间挤压,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功能性规划;以传统中低端的五金、机械、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制造业和批发业为主,空间上多分布于“大分散、小集中”的村级工业园内,产业组团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联系不强。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同城建设背景下,该地区正从广佛“两市的边缘”走向“同城的核心”。
广佛湾区位优势突出,毗邻广州白鹅潭商务区、佛山南海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南距广州南站约10公里,北距广州火车站9公里,西离佛山西站约14公里。片区依托多条高快速路与轨道交通可实现与广佛两市中心城区、深圳与香港等湾区重点城市便捷联系。
按照定位,广佛湾将以高站位、高品质、高标准打造广佛同城地区发展标杆,促进形成“产、城、景、人、文”和谐共融的示范区,充分凸显地区价值,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如果说广佛湾代表了南海城市东拓,牵手广州“变边界为中心”的雄心,在广佛湾以西约2.5公里外、南海艺术中心片区的建设,则是南海推动千灯湖城市轴线北延的重要支点。
3月12日,多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单位齐聚千灯湖畔,角逐南海艺术中心片区景观设计项目。南海艺术中心片区范围由穗盐西路、佛山水道、桂和路及桂澜路围合而成,总占地面积约1046.4亩,是“千灯湖中轴线北延、城市中心北延提质发展、文化体育过河”的重要节点项目,是南海“东拓进湾、北延过河”的关键一步。
根据规划定位,南海艺术中心片区的建设,将引领千灯湖水轴建设及千灯湖中心功能北延段建设开发,自南向北分别串联金融D区及其北沿拓展区、广佛商贸城和创智岛,塑造未来城市发展的南北向商业文化长廊;通过建设佛山水道一河两岸的核心景观,树立起南海千灯湖的门户形象,打造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供市民使用,成为南海新的城市客厅。
随着一纵一横两大重点片区的发展,将不断拓宽南海城市边界,为高质量城市化发展注入动力。
造湖建城
南海城市化“三部曲”
灯湖北延过河、广佛边界变中心,都是南海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背后是南海城市版图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跨越,这一路走了20多年。
在3月12日的南海艺术中心片区竞赛发布会上,南海区政府党组成员、区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黄文富表示,千灯湖城市中轴是南海区20年磨一剑打造的城市名片,希望设计单位施展才华,用最美好的设计引领城市高品质发展,打造新的灯湖传奇。
回顾南海的城市化进程,1999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当年南海在桂城开挖地标建筑千灯湖公园,并以此为原点,推动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城市化热潮。
经过20多年发展,千灯湖已经成为佛山、南海最具知名度的城市客厅。黄文富见证并参与了千灯湖发展。他表示,千灯湖是南海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美好设计引领城市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探索。
从2001年千灯湖一期占地约302亩,建成全开敞式公园,到2010年二期岗公园并入,再到2017年升级成为千灯湖中央公园,与此相伴的是南海城市的迅速扩容。
伴湖而生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经过近14年发展,吸引了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环湖而聚,成为强大的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
在千灯湖城市CBD的带动下,南海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15年前,南海连我们想一边写稿一边喝咖啡的地方都没有。15年来,在历届政府的努力下,我们见证了千灯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县区公园,成为全国地级市罕见的城市中心。”一位长期观察南海城市发展的媒体人感叹道。
天气晴朗时,站在南海桂城岗山上的魁星阁向北眺望,千灯湖水体一路向北,廊桥连接起东西两侧形成开阔的亲水空间,水光潋滟;夜幕降临,周围林立的高楼化作画卷,通过一帧帧动画讲述着南海文化故事。2015年,千灯湖获得城市开敞空间大奖,是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规划作品。
不过,在南海1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样的城市场景仍然太少,更多的是村级工业园的铁皮顶棚,和一片片城中村“握手楼”。以村为单元的生产、生活场景,割裂了发展空间。
为了让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十年前,南海通过千灯湖中轴的延展,串连起城市空间的连片开发。这条南起桂城虫雷岗,直达里水展旗峰,全长12.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串连起南海千灯湖金融CBD、广佛商贸城、南海之门、九龙公园正城市项目,成为南海城市扩容的重要牵引。
而广佛新城的建设,让南海的城市化从南北走向,进一步向东西拓宽,从线及面,为未来的城市南海带来无限想象。
动力之源
把握全域同城风口跨越发展
推动城市化发展全面加速,南海正迎来新一轮机遇。
2019年,南海被定为广东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试点之一,随后启动编制了《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探索珠三角快速发展、高度城镇化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规划路径,引导南海进入高品质城市化阶段。
在此基础上,南海区提出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发展格局,进一步描绘了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蓝图。通过建设千灯湖城市轴线,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随着广佛全域同城的深化,区域一体化为南海城市化发展再添一把火。
广佛新城的建设,正是区域融合发展的结果。通过连接广州白鹅潭CBD、佛山三龙湾、南海千灯湖金融高新区三大重点平台,广佛新城将发挥促进“三心一体”,构筑“广佛之心、湾区极点”的枢纽功能。
其中,三龙湾先导区是“三心”中的“一心”。当前,三龙湾先导区正围绕广州南站功能提升,发挥链接港澳、辐射内地的双向开放优势,打造产业新高地、都市新引擎、文化新纽带。
白鹅潭商务区则是“三心”中的另“一心”。目前,荔湾以白鹅潭商务区为基础打造沿江总部经济带,以现代商务和总部经济为主导,聚焦发展产业金融,打造粤港澳产业金融集聚区、数字经济产业中心、高端医疗健康中心、文化创意时尚中心,增强辐射力。
千灯湖是“三心”中的最后“一心”。近年来,南海大力推进千灯湖城市轴线建设,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创客小镇、广佛智城等平台载体,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看来,这三大平台都发展得很好,但单个都不足以撑起“广佛极点”。从区位看,广佛新城概念的提出,就把这三个平台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经济体量。
袁奇峰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南海都是广佛同城的积极推动者和受益者。通过广佛湾的建设,南海东部地区和荔湾区的芳村将联手稳稳站在广佛核心区的位置上。打好这张牌,对于南海、荔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
广佛湾建设有望改写广佛大都市区版图
广佛湾作为广佛全域同城的重要突破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袁奇峰教授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他表示,按照“三心一体”构筑“广佛之心、湾区极点”的战略,广佛新城是连接广州白鹅潭CBD、佛山三龙湾和南海千灯湖金融高新区“三心”的重要枢纽地区。
广佛湾所在的盐步、花地在历史上就是广佛通衢,三眼桥、五眼桥见证着民间交往密切。随着广昆高速复线、广佛江珠城轨、广佛肇城际站点的接入,还有轨道交通系列规划的推进,广佛湾的交通短板正在改写,区位价值正在重构。
未来,广佛湾将成为广佛全域同城重要的试验田,荔湾、南海两区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1+1>2的发展路径。
连接三大平台?构筑“广佛之心、湾区极点”
袁奇峰认为,黄岐、盐步是南海最早城市化的地区,曾经是广州产业和居住外溢的承接地。由于受“之”字形的行政边界切割,地处广佛核心区的南海的盐步、广州的海龙围,反而是两市基础设施的末端,难以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土地也无法协调利用。近年来随着全域同城化的推进,该片区发展跟不上形势,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一个“断点”。
去年,南海区和广州市荔湾区提出共同打造广佛新城,推动全域同城化。“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它的东边是广州在全力打造的白鹅潭CBD,西边是已经做成的南海千灯湖广东金融高新服务区,南面是佛山市政府倾力谋划的三龙湾。”袁奇峰认为,这三大平台都发展得很好,但单个都不足以撑起“广佛极点”。
如何突破?袁奇峰认为,广佛新城自北向南形成四大节点,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突破口。最北的是海北、金沙洲、大坦沙一片,这是大的节点,涉及荔湾、白云、南海三个区的融合。
往下是位于盐步、黄岐之间的三眼桥地区,这里有南广、贵广、广茂高铁通过,广佛肇、广佛江珠两条城轨将在这里设站,广州地铁28号线、佛山地铁8号、10号线在这里汇集,将变成大的交通枢纽点,南海把握机遇,正在推动广佛公路沿线物流和批发市场升级,建设数字贸易港建设。
再往下就是广佛湾。荔湾区的海龙围是原来的广州花卉博览园,近年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科创高地;而南海区大沥镇的盐步原来就是内衣产业名镇,通过加强两地联动,推动时尚和科技结合,为广佛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
海龙围南端,广州正在打造岭南V谷;而南海桂城则有开发中的映月湖片区,这些片区连在一起又形成新的节点。“广佛新城四个节点,有三个是广佛互动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的建设,广佛新城将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实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讨基础设施、生态绿道共建共享,实现行政有界经济无疆,为广佛全域同城探路。”
在四大节点中,南海和荔湾优先选择“广佛湾”作为突破口,这里片区地处广佛黄金走廊带,开发建设较早,造成区域内产业低端锁定、基础设施匮乏、城市面貌落后、社会治理压力大等问题突出。
这个地方虽然早在上世纪就实现了广佛经济互通,但道路资源严重匮乏,是广佛基础设施断裂最厉害的地方,东西走向的广佛公路、穗盐路和龙溪大道都是原来的公路,南北交通则是完全断裂。“以这个基础设施断裂、连接最不顺的地方作为突破口,是要把最难的互联互通问题率先解决掉。”
重构区域价值?探索同城合作新路径
袁奇峰认为,广佛湾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历史上,这里就是广佛联系的桥梁,民间交往密切。把广佛湾分割开的广佛河是花地河的一部分,是广佛两地水路互通要道。及至现代,这里又是陆路广佛通衢的要道,三眼桥、五眼桥成为两地紧密交往的桥梁。
当前,广州珠江大桥放射线即将通车、如意坊放射线准备建设、广州快捷环西延、广昆高速复线确定。而广州地铁28号线、广佛肇、广佛江珠城轨站点的接入,广佛湾有望成为广佛都市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
“城市规划就是要善用各种有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广佛湾建设能够在荔湾、南海两个区形成高度共识的原因。”袁奇峰表示,在一系列有利条件的驱动下,广佛湾将成为广佛全域同城重要的试验田,两区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1+1>2的发展路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南海都是广佛同城的积极推动者和受益者,南海一直坚持不懈地谋划,实现了互利共赢。通过广佛湾的建设,南海东部地区和荔湾区的芳村将联手稳稳站在广佛核心区的位置上,这是东部城市南海的大事,也是荔湾区的大事,打好这张牌,对于南海、荔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林嘉慧报道: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日前公布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方案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