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记者/林润开通讯员/楼慧琴)近日,新会区人民法院成功运用大数据快速找出被执行人,顺利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2020年,林某将借钱不还的谢某诉至法院。经新会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谢某分四期将35万余元借款及利息偿还给林某。调解结束后,谢某一直没有履行还款义务,于是,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通过网上查控系统对谢某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但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随后,执行人员通过电话和微信与谢某取得联系,谢某迫于执行压力,向林某偿还了6万余元,并承诺在一周内提出还款方案。
一周后,执行人员再次联系谢某时,发现其电话和微信均已无法联系,其家属也表示谢某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执行工作因为谢某的“失踪”,一度陷入困境。
新会区人民法院执行人员经过分析后,认为谢某刻意藏匿行踪躲避执行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执行人员开启“线上寻人”模式,调取大数据,并对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将谢某的活动范围缩小至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某高档小区。
在进一步调查具体地址信息后,执行人员火速赶到该小区,并联合当地派出所、小区物管公司,成功找到了“失踪”的谢某。随后,执行人员和民警一同将谢某控制住,并依法搜查其住所,搜出并扣押两个印有奢侈品牌标识的包包。
带谢某回新会的路上,执行人员再次耐心做谢某的思想工作,希望其主动履行职责。但无论执行人员怎么劝说,谢某还是不愿意主动履行责任。因谢某没有依法向法院申报财产,执行人员将谢某带回新会后,依法对其采取了拘留措施。
在拘留手续的办理过程中,谢某开始对自己逃避债务的行为表示后悔,并提出希望与申请人和解。执行人员随后联系了申请人林某,并组织双方开展协商。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谢某承诺分三期履行还款责任,林某依法向法院申请解除对谢某的拘留措施。解除拘留措施后,谢某积极筹钱,目前已按时偿还了第一期款项5万元。
新闻推荐
一名儿童康复出院,一名儿童康复希望渺茫珠江商报讯记者林晓格报道:儿童意外伤害无处不在,家长需时刻警惕!2日,记者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