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正挺
高明近几年在扩大教育投资、提升教学硬件的同时,不断强化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成效明显。不过,高明教育界业内人士也坦言,对比禅南顺等周边地区,高明教师整体水平“还是有差距”。
1931年,梅贻琦上任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说:“大学之谓也,非谓有大楼,乃是有大师。”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基础教育。人才是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高质量的教育不仅需要大楼,也需要大师。
如何吸引教育领域的高端人才?应该说,当前正是高明教育育才引才的最好时机。
育才引才有机遇。佛山新机场及其配套路网的加快规划建设,是高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高明区位、交通优势的跨越,必将带来产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聚集。这将对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也将吸引更多教育类人才的“迁徙”。
近两年,西江产业新城集聚人气的态势已经比较明显。今年高明公办幼儿园招生中,位于西江产业新城的蓓蕾幼儿园以接近7∶1的报录比,成为高明最火的公办幼儿园;高明一中实验学校还在建设,就已经牵动了不少高明家长的心。随着该片区产业的发展、住宅的开发建设以及商业配套的逐步完善,对教育及其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都将继续放大。
除中心城区和西江产业新城外,高明的杨和、明城、更合等镇也值得期待。在去年高明区委全会及今年高明两会上,三镇主官都表达了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意向。在临空经济的憧憬下,三个小镇同样将成为教育及其他领域高端人才重点关注的可选项。
育才引才有政策。去年11月,高明出台了《关于实施“智汇高明”人才集聚工程的意见》,推出了23条措施,是高明区历年来人才政策创新与突破力度最大的一次。
从内容看,这个人才新政涵盖人才引进、培育、载体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从对象范围看,这个人才新政涵盖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柔性引进人才、以优秀大学生为主的中初级青年后备人才等群体。
为了进一步做大人才总量,做优人才质量,这个人才新政多维度地提出了人才引育措施,除了常规性直接对人才进行扶持,还坚持市场化、社会化,鼓励各单位自主培育和引进人才,甚至连推荐人才的个人都有奖励。
具体到教育领域,不论是人才本身,还是育才引才的主体——学校,都有机会享受此次的政策红利。
育才引才有平台。大师要来,也要有足够的大楼才行,高明在教育硬件的投入值得肯定。
根据《佛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五年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要求,高明在推进佛山建设任务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履职、自我加压,制定实施《佛山市高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五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2016年—2020年期间,高明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建和扩(改)建项目共15个,为全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4640个,比佛山行动计划规定的任务数(12390个学位)超出了2250个。
今年,仅新建高明一中实验学校和扩建杨和中心小学,高明就将增加学位近3000个。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高明将继续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扩建学校(幼儿园)14所以上,基础教育千人学位数将达到200个,教育布局和办学条件也将不断优化。
这几个数据是高明让市民就近“上好学”的民生工程,也将是教育人才施展才华的事业舞台。
近年来,各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非常激烈,围绕补贴、入户、购房等方面的政策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高明育才、引才、留才也要有更高的格局、更大的魄力以及更灵活的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昨天的教育和文化的积累,对教育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期待本来就是人杰地灵的高明再结更多教育硕果!
新闻推荐
高明区司法局开展社矫对象劳动技能培训与实践 参与公益劳作 重塑正确价值观
社矫对象帮助残疾人开展种植劳作。/区司法局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陈志业通讯员夏慧雄报道:近日,高明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