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顺德 > 正文

千年花乡传播岭南文化 助推文化融合与创新

来源:羊城地方 2021-04-09 09:39   http://www.kcqsx.com/


众学子诵读书籍

该处将打造成“岭南理学堂”

朱子学堂传承与弘扬岭南文化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陈宣

“少儿勤奋,如日出之阳……”区氏后人开始诵读《乡志史证》,只见众学子有序入座,正衣冠,拜父母,拜先师,互作揖。近些年来,这样的场景在顺德区陈村镇多有见到,而千年花乡陈村有这样的传统则源自仙涌村。记者了解到,南宋末年,朱熹的后人迁居至仙涌村,遂在此繁衍生息,朱氏后人也将理学思想在仙涌村生根发芽,形成浓厚的“耕读传家”文化氛围和注重教育的道德观念。仙涌村不仅是理学大家朱熹后人的聚居地,更有着种植年桔近千年的历史。近年来,仙涌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容的改造,获评多项荣誉,譬如“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

古韵乡村“耕读传家”

多举措推动乡村振兴

仙涌村位于陈村镇中部偏东,在唐朝末年就已开村,仙涌村开村于唐末,原名河涌,相传吕洞宾曾游花园边的小河,遂把此处命名为仙涌。据介绍,朱熹三儿子朱埾与妻小失散多年后,在仙涌团聚,朱熹后人自此定居仙涌。后代朱氏为纪念先祖,遂在仙涌村建起了朱氏始祖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朱氏宗祠的大门是上下分开的,下部只有一半人胸口那么高,平日进宗祠都要先弯腰进去以示恭谨。

走进祠堂,屋檐挂着牌匾“孝思堂”,下面墙壁挂着用毛笔字写的晦庵公家训,教育后人要做一个仁义、慈孝、忠贞之人。以前有20多间朱姓祠堂,现在只留下朱氏始祖祠等几间祠堂。始祖祠是明代建筑,曾是朱氏子弟读书学习的地方。

始祖祠斜对面是仙涌小学。仙涌小学保留了解放初期的校舍、1990年代的校舍,以及21世纪新建的校舍,呈现“老中青”三种建筑风格,堪称“三景校园”,可谓校舍的“历史博物馆”。

朱氏莲塘是“古仙涌八景”唯一遗迹。据悉,仙涌历代种莲,1980年,莲塘种红莲,点缀白莲,开过一次花后,白莲遁迹,全都变成了红莲。2000年,经过村民集体投票表决,红莲被选为村花。据该村干部介绍,红莲是寓教之花,它身上具备清廉纯洁、团结奉献、谦逊进取等品质,可教化人间。而仙涌村确实民风淳朴。

走进朱氏始祖祠、年桔文化展示馆、朱子学堂、三景校园、仙涌乡人民会场、花村振兴展示馆”等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感受当地浓厚的年桔和理学文化。近年来,仙涌村借助传统的年桔种植产业和传统文化的基础,结合“耕读传家”的理念,通过推进村容村貌改造、美丽田园建设、旧建筑修缮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环境美化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岭南理学堂

传承与弘扬岭南文化

南宋末年,朱熹的后人迁居至仙涌村,遂在此繁衍生息,朱氏后人也将理学思想在仙涌村生根发芽,形成浓厚的“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和注重教育的道德观念。时至今日,从历史建筑、节日风俗到人文思想,理学文化浸透在仙涌的方方面面,难以分离。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陈村镇深入挖掘朱熹理学文化,打造“岭南理学堂”。

岭南理学,兴于宋朝,造极于明代,名家辈出,曾与阳明心学并驾齐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目前粤港澳地区还没有专门研究、展示传播理学的载体,岭南理学堂的崛起将有望打破这一局面。

岭南理学堂选址区适子故里登洲附近的陈村镇仙涌村。这里不仅有着种植年桔近千年的历史,更是理学大家朱熹后人的聚居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浓厚。

面对旧时代留下的“遗迹”——1958年建成的顺德县仙涌乡人民会场,陈村将以轻改造的方式重现人民礼堂原有的空间格局,同时,加入公众阅览、活动会场和互动教育等新功能,重塑人民会场的“芳华”,打造宣传平台、展示窗口。

而在2019年,仙涌村党委通过“美丽文明村”扶持资金,全力推进仙涌村“朱子学堂”项目。坚持修旧如旧、复原传统建筑格局的原则,将旧银杏驿站重新修葺活化为朱子学堂。

活化后的朱子学堂成为仙涌村传播文化史的实物载体,同时结合“耕读传家”项目,面向本村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引进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区课程,如朱子家训、寻根之旅、文创DIY、村史教育等。

今后,仙涌朱子学堂将继续链接社区资源,传承社区文化,打造成集观光旅游、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文物景点。

传播岭南文化

让传统文化薪火不断

扬千年文脉,为万世知晓。去年开始,陈村镇打造“岭南理学堂”,并将于今年正式开放,为传播岭南理学文化提供有力的阵地,对外展示和树立文化自信。

今后,“岭南理学堂”将按照岭南理学的起源、传播、传承设置展陈,模拟岭南理学的情景空间、展示空间和互动空间,并定期举办名家讲座(论坛),供岭南理学研究传播之用。值得一提的,去年,首期便邀请著名《三字经》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开坛讲学,让岭南文化传播的薪火不断。

从挖掘区适子《三字经》与岭南理学的关系到打造岭南理学堂,陈村在传承与弘扬岭南文化的大路上,行稳致远。历史回翻,岭南区氏素有理学传统。区册、区宏兄弟师从韩愈,得道统,是开创广东理学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创作出目前仅存的宋代广东理学著作《理学简言》的区仕衡,作为家族长辈,对区适子影响颇深。而在家乡授徒数百人的区适子博经通史,理学根基扎实。区适子所撰《三字经》也带有明显的朱熹理学倾向。

从历史走向现代,岭南地区通江达海,粤港澳城市同源,文化正成为连接人心的重要纽带。去年,澳门大三巴牌坊、香港科学园、陈村三字经文化公园,粤港澳三地直播连线,数百名学子用粤语、普通话、英语、手语共同诵读《三字经》。其中,在顺德学习生活的粤港澳台籍学生同聚启动仪式现场。“人之初,性本善……”雏凤清音,朗朗书声,让学子跨越地理阻隔,共同寻找“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凝聚浓浓的血脉乡情,场景震撼感人。大洋彼岸,祖籍陈村的新西兰侨领区本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先后发动组织“一带一路侨情万里”书画展、新西兰《三字经》晚会,推动家乡的文化走向世界。

今后,游客可以身着汉服走进《三字经》文化公园,到仙涌村徒步美丽田园栈道,参观岭南理学堂、朱氏始祖祠、仙涌公园,在紫阳学校和朱子学堂诵读《朱子家训》,近距离感受陈村浓厚的文化氛围。陈村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以研学游为线串珠成链,延伸文旅产业链,共同推进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与创新。

新闻推荐

大良街道举办红色讲解员培训班

培养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珠江商报讯记者黄文静报道: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4月7日下午,大良街道红色讲...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千年花乡传播岭南文化 助推文化融合与创新)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