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琶洲政务服务中心,由广州市海珠区税务局建设的“智税平台”让纳税人可在线办理申报征收业务、发票业务等共计662项涉税业务,大大便利了纳税人办事。
驱动平台运营的核心,是由“税务一体化系统”、“智能柜台”等系统组成。系统开发者,正是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赋科技”)。
2008年,金赋科技以一台自助办税服务终端开创了全国自助办税系统的先河。2012年,其自主开发的“市民之窗”行政便民自助服务终端,让办事从定时定点变为随时随地。近两年,金赋开发的“智能柜台”进一步带动“互联网+政务”新变革。
这背后,是金赋科技对研发创新与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软件创新是我们发展的灵魂。而加强软件著作权登记和保护,能进一步保障创新者的权利,从而激励创新。”金赋科技企管中心副总监徐世明说。
软件创新助推“互联网+政务”
金赋科技的起家业务是软件。2008年金融危机,让原本专注于提供“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的金赋科技收入大幅下降。但金赋科技从软件延伸到硬件,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创的自助办税服务系统、一窗式政务自助服务平台“市民之窗”。其整合了1000多项政务、民生事项,让“办事”从定时定点变为随时随地。
软件业务起家,让金赋科技将软件研发和对研发权力与成果的保护置于重要地位。“我们一直很重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以及对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徐世明说。
这也为金赋的产品创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继“市民之窗”后,金赋科技进一步探路智慧政务,推出了“智能柜台”。这一系统将许多要到人工窗口审批受理的业务转移到机器上,打造可进入各社区的可移动的智能化柜台,进一步节省用户办事时间、提升政务办公效率。
这一产品上集成了多种自主研发的软件技术,包括用智能语音、ORC识别技术、智能填表大数据分析等。徐世明介绍,它通过远程交互及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所有前台即办业务的实时受理、办理、办结,支持各类业务的跨岗位、跨部门、跨区域办理。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的背景下,金赋科技在智能政务方面的探索,带动政务的“湾区通办”,进一步助力湾区城市的互动。
2019年5月,香港市民、佛山市博亚体育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翰衍成功在港远程打印首张南海区营业执照。实现这一业务的设备系统,正是“市民之窗”和“智能柜台”。
以著作权登记保护创新研发
这些年,随着研发创新的加码,金赋科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断升级。
“我们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其他业务部门也设置了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技术产品立项初期,我们会搜索技术关键词,挖掘技术创新点,调查同行做到什么程度,同时评估其中哪些技术需要去登记著作权。”徐世明说,目前企业一共对98件产品登记了著作权。
在他看来,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是进行权益记录保护,这也是对创新的一种保障。
这样的创新保护意识,加上强劲的研发实力,让金赋科技在打造更多创新产品方面,有了更大的底气。
除了智能柜台,金赋科技针对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政策信息到达率低、企业不知到哪里找政策等痛点问题,还推出了智能送策系统。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抓取政府公开发布的海量扶持企业政策,建立自主政策数据平台。它可以在复杂繁冗的政策文件中快速高效提炼重要信息减少人工误读,实现政策智能匹配、点对点精准送达企业。
“这解决了政策出台后"企业找不着、政府送不达"的困境,推动政策落实。”徐世明说。目前,围绕这一系统打造的“南海通APP”已落地,针对辖区内1万多会员企业,量身定制精准送策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政企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吴欣宁
新闻推荐
源志诚员工正在配合自动物料配送系统调整布料位置。肖莎莎摄作为南海区泛家居产业联盟的成员之一,广州市源志诚家纺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