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何志勇报道:随着水稻耕作技术引入和创新,高明不少连片水稻田采取直播方式进行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容易造成草害,区农技中心专门为此在病虫情报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意见。
据统计,近年来高明区水稻直播面积不断上升。由于直播稻田苗期空间大,干湿交替时间久,容易导致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高,最终导致杂草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进而致使水稻产量大幅度减产。区农技中心相关农技员介绍,直播稻生长期间,杂草共出现3次高峰,其中播后6~10天第一次杂草所占比例最高。
针对可能产生的杂草危害问题,农技中心在病虫情报上提出,可进行“一封、二杀(封)、三补”的综合防治策略。其中“一封”是指在水稻播种后1~3天,厢面保持湿润,采用土壤封闭处理,利用杂草根部吸收控制第一个杂草出草高峰。每亩选用30%丙草胺乳油30mL或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60g兑水均匀喷雾。
若前期“封闭”效果不好,或没打“封闭”药,杂草已发生较重的田块,可在水稻播后10天利用药剂根、茎吸收作用,每亩选用苄嘧丙草胺或60%丁草胺悬浮剂30mL进行半封闭处理。又或者每亩选取30%丙草胺35mL+3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200mL+20%垦收15mL+35%秋之宝35mL进行半封闭处理。
“三补”则是在经过前期处理后仍存在杂草情况下,根据杂草种类,专草专药。根据农技中心本月中旬调查发现,崇步农业园区水稻直播田块主要杂草有稗草、千金子、莎草等,草害发生较重。区农技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指出,有关农户要迅速根据草害情况使用除草剂,并注意直播除草与其他管理严格隔离。
新闻推荐
志愿者为夏伯家更换窗户。/受访者供图佛山日报讯记者谢文骏报道:“突突突——”4月18日,在高明区明城镇明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