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卡科技园今年有望实现生产销售机器人14000台,产值破20亿元。戴嘉信摄
4月27日,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静谧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里,响起机器的轰鸣声,投入8亿元的二期项目启动建设。一路之隔,在2019年建成后已满产能运作的一期项目向参观者打开了大门。这里已累计生产机器人10000多台,今年计划生产并销售机器人14000台,产值约20亿元。
时针拨回4年前,美的集团宣布要约收购库卡时,引起了全球瞩目,既有欢呼、支持,亦不乏猜疑、抵触。彼时的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崭露头角,对库卡这颗“巨星”的到来满怀期待。
如今,当美的库卡科技园再次扩产时,顺德机器人产业已是群星璀璨。从系统集成到本体制造,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从千亿级集群到全球“朋友圈”,一个星月辉映的世界级机器人产业地标正在崛起。
●蒋晓敏熊程
实力
去年产值增速达206%,产量约占全国1/20
4月27日,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走进工厂,一排排标志性的橙色机器人整装待发,即将被送往各行各业的自动化工厂。
尽管略显低调,但实力不容小觑。2018年3月,美的集团与库卡集团设立合资公司,新建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联合开拓广阔的中国机器人市场。一年后,一期厂房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这里已建成10条机器人本体产线以及2万多平方米的机器人研发实验室,累计生产机器人10000多台,连同集成业务的产值合计18亿元。2021年,园区计划生产并销售机器人14000台,产值约20亿。
但这还无法满足疫情过后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美的集团副总裁、库卡集团监事会主席顾炎民博士介绍,二期工程计划投入约8亿元,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6栋厂房的建造,以满足库卡未来3—5年的发展需要,并全面推进机器人供应本地化,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与落地,带动佛山乃至华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美的库卡科技园的产能让顺德快速站上国内一流产业基地的行列,不过它并非一枝独秀,作为全省首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多层次的产业梯队已经在顺德百花齐放。
从最初的系统集成,扩展到本体制造,再深入到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延展到特种、服务机器人领域,目前顺德机器人本体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数量扩容到180多家。
不仅如此,一大批机器人企业占领了技术高地。库卡机器人作为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之一,其核心技术及产业集成应用方案享誉全球,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多款建筑机器人获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实现建筑机器人五大核心系统全覆盖自主研发,且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除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一批骨干企业也在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隆深机器人多功能柔性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嘉腾机器人自主研发机器人“心跳系统”行业水平第一;科凯达高压巡检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故障识别率达到80%;智源机器人成功开发云轨送餐系统,首创全流程自动化的智慧中餐厅机器人体系……顺德机器人细分领域竞争优势逐渐凸显。
据统计,2020年,顺德机器人的产值增速高达206%。增速远超全区其他新兴产业,全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1.2万台,约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5%。
美的库卡科技园的扩充,标志着顺德机器人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启动仪式上,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引用了40多组翔实的数据,亮出产业家底和空间潜力,面向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行业专家为顺德机器人产业寻找“合伙人”。
那么,在打开全球朋友圈之后,顺德新的合伙人在哪里?
机遇
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政策扶持真金白银
“国内唯一在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四大家族全面从事过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长达15年以上,具有跨界实战经验的中国高管。”两年后以盈峰集团旗下盈合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总裁的身份再度回到顺德后,沈岗习惯于在公开场合这样自我介绍。
作为国内知名的机器人行业专家,沈岗曾经担任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总裁,却不到一年就卸任,并随后加入了“美的系”的盈峰集团。2021年3月,沈岗携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盈合机器人全球研发及产业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归来,计划在北滘研发应用于国家战略应急与网格化管理的智能机器人、智慧社区、新零售的服务类机器人产业集群。
沈岗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顺德已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与盈合机器人同样有着“深圳血脉”的大族机器人,也在全力投资顺德。去年11月底,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在顺德动工,将建设成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大族激光在机器人自动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从国外合作引进了很多团队,但在深圳由于土地资源的问题,开展项目捉襟见肘。顺德是大湾区的核心区,成了大族机器人的首选。”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建群说。
此外,今年4月,日本百年机器人企业川崎则联姻本土龙头隆深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如3C行业适用的多关节机器人、智能物流的小负载码垛机器人等,满足细分行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以十年为周期,不难看出,顺德的机器人产业总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多年前,佛山企业由于综合成本上升而涨薪乏力,陆续有许多制造业工人回乡就业创业。随之出现的“用工荒”,促使部分佛山企业提升制造自动化水平。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陶瓷、家具、家电等与房地产关系紧密的行业,以及许多以海外订单为主的企业首当其冲,利润持续下滑。
一批企业家敏锐地捕捉到战机。如今的顺德机器人骨干企业中,本体制造商嘉腾机器人、利迅达机器人等都在2009年前后入局机器人行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带动数字化转型加速,又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新一轮机遇。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计划未来三年内市、区两级政府将拿出超过100亿元,引领推动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顺德迅速行动。王勇表示,顺德今年将提供8亿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将撬动企业研发160亿的投入,计划未来三年顺德将投入40亿元支持机器人产业的研发、产业基地的拓展以及市场的开拓工作。
作为制造业重镇,顺德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是足够丰富。2020年,顺德工业总产值8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808亿元,拥有家电、机械装备两个近30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链齐全;家具、珠宝、五金、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都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可为机器人、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深度的应用场景。未来三年,顺德将有15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工程。
王勇还表示,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已腾出的10万多亩的宝贵空间,将优先用于机器人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高地
打通创新链条,机器人小镇呼之欲出
在启动仪式现场,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由12家单位发起成立,其中3家属于省内大型科研院所,包括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佛山湘潭大学绿色智造研究院等,还有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库卡、隆深、伊之密等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顺德机器人产业全链条和提供智力支撑,活动上还进行了机器人产业链产学研、人才定向培养及实训合作签约,并成立机器人产业专家顾问团。
这既是顺德发挥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专业优势开展机器人、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的战略部署,也是顺德以“链式思维”壮大机器人产业集群的重大举措。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曹永军表示,联盟将打造产业研发聚合体,发挥机器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资源优势,引进核心关键零部件企业落地,同时提升联盟成员企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和市场服务水平,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顺德机器人区域品牌。
顾炎民则表示,未来美的库卡科技园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会加快推进机器人本地供应能力,通过跟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深度合作,完善华南地区机器人与自动化的产业链,加快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带动佛山乃至华南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升级。
事实上,作为产业集聚示范区,美的库卡科技园所在的北滘镇正崛起全新的机器人产业地标。北滘机器人小镇产业园用地面积约6457亩,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谷为核心,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业为主导,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三大领域,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面布局全周期产业链,目标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西先进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未来,这里不仅是产业高地,还将成为全球机器人人才高地。依托龙头企业,北滘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等项目落地,将为顺德机器人企业输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按照规划,顺德将构建机器人全产业创新发展核、机器人科技服务支撑区,并以龙头企业、机器人产业园、创新与服务平台和载体为锚点,形成以点带面、多点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正如一提到钟表就会想到瑞士,一提到汽车、刀具就会想到德国。对顺德而言,瞄准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造和集成高地、国际知名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全国领先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机器人产业将成为一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王勇表示,相信政企同心、产学研合作,一定会推动顺德机器人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为顺德高质量发展,为佛山早日迈向2万亿GDP制造业大市作出应有贡献。
■链接
吸引机器人产业落户顺德为何有优势?
在4月27日举行的顺德机器人产业招商推介会启动仪式上,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引用了40多组翔实的数据,面向全球机器人产业“合伙人”抛出了“绣球”。
数据显示,随着自动化改造升级提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尤其是当前全国机器人密度是79台/万人,与世界的91台/万人有一定差距,仅为日本和德国的1/2。中国机器人应用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将促进机器人深度应用,包括以智慧工厂为依托,以机械装备、家电、家具、金属加工、五金照明、电子信息等行业为切入点,推广应用机器人。
为此,顺德机器人的需求量将非常大,同时需求的种类丰富,除了工业机器人,还包括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除了机器人整机,还包括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维保服务,以及工业软件等。
发展机器人产业,顺德的独特优势还在于产业配套能力足够强大。从普通零部件制造,转型为机械自动化,再进阶到精密加工,多年来,顺德“智造”技术积淀深厚,还储备了大量技能人才,叠加完善的机械、五金等供应链配套,为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夯实了基础。
此外,这里还有强大的“后援”支撑体系: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可开展机器人整机性能、关键零部件测试项目超2000项。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佛山机器人学院、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等多个产学研平台,连接海内外创新资源,为产业“生态圈”添新动能。
在政策扶持方面,顺德将配套出台一揽子真金白银的机器人产业招商政策,涵盖科研、应用等方面,包括支持机器人企业研发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单项最高奖励5000万;推广机器人应用,提供技改、5G+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政策支撑,单个企业最高可享受1亿元扶持;引进研发技术人才,向机器人产业倾斜,力争3—5年规模达1万人。
■声音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CTO方志刚:
打造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共享服务
4月27日,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CTO方志刚被聘为顺德区机器人产业专家顾问团成员。对此,方志刚表示,建议政企合力打造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顺德赋能中心,为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提供共享服务,扩大顺德机器人产业国际影响力。
方志刚认为,顺德是大湾区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在当前全球制造行业面临新一轮产业变革之际,工业数字化成为发展趋势,顺德也迎来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工业集团,西门子专注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数控、驱动等核心技术,致力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布局了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积极与中国分享“数字化企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汇聚区域力量,助力中国企业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方志刚建议,为了助推区域企业转型与腾飞,辐射更多周边区域,依托西门子在制造业的创新技术和能力,借力顺德政府对本地企业转型的大力支持,联合打造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顺德赋能中心,建设智能制造能力中心、智能制造专业实验室、行业解决方案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平台等功能板块,为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提供共享服务。
“智能制造能力中心全面体现"数字孪生"的核心理念,能够帮助企业为实现"工业4.0"愿景所面临的挑战提供方案。”方志刚表示,赋能中心还可以开发面向智能制造的课程体系和认证体系,为顺德培养既懂产品工艺又了解数字化工厂关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协助顺德融入全球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扩大国际影响力。
新闻推荐
顺德糖厂顺德糖厂周边原有3根烟囱,其中2根已于昨日拆除。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名润摄影报道)顺德糖厂是中国近代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