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何志勇通讯员明环宣报道:部分环境执法人员不便到场?无人机来帮忙。记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执法队伍已开展包括无人机检查在内的非现场监管执法超过100次。
为不断优化执法方式、科学配置执法资源和提高执法效能,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执法一大队结合《2021年佛山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的要求,通过遥感、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对企业开展互联网+非现场监管。这种监管模式将企业区分为“正面”“负面”两个监管清单,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同时确保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记者了解到,非现场监管模式的其中一种就是无人机巡查。在执法现场,如果执法人员面临高空等不便准确到位的执法情况时,就会使用无人机对车间屋顶进行巡查,查看高空管路及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此举解决了传统执法难以覆盖的死角问题,为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提供更为完整的线索和证据。
此外,该局还在执法过程中利用在线监管系统,对已接入监管系统的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提醒,成功实现环保监管工作自动化。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对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的823家企业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100余次,其中无人机检查9次,其他方式90余次。
该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门将不断完善“互联网+”环境保护体系,包括空气管理系统、水环境管理系统和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加强非现场监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新闻推荐
扫码了解“市长直通车”平台受理渠道。佛山日报讯记者王旖荻通讯员佛司宣报道:“我本来打算放弃了,没想到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