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庆阳
母亲离开我们快八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一些平凡的小事让我自豪。
母亲在大队的扬名,源于那次拾获巨款交还失主。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事了,母亲还不到三十岁。
邻村的一头水牛大概是年老体弱不能耕田了,由屠宰场帮忙宰了,卖了一笔钱。
那天,他们的出纳兴冲冲骑着单车去结账,取回九百多元现金,用报纸包着放在袋子里,袋子挂在车头。出纳吹着口哨,一路生风的,也许是兴奋过头,也许是一路颠簸,那包钱从袋子里溜了出来。
钱掉在我们村旁的小路上,被我的母亲拾获了。母亲打开一看,是一大捆现金,望望四周,不见什么人影。母亲想失主一定焦急万分,可一时半刻又找不到失主,于是先拿回家,等寻找到失主再给回他。
那位出纳兴冲冲回到家,拉开拉链,才发现袋子下面开了一个洞,钱早已不翼而飞,顿时傻了。这是一笔巨款呀,全村人还等着这笔钱开支呢。不见了这笔钱,就是卖了自己的几间房也赔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好呢?夫妻俩猜想这笔钱肯定被人捡去找不回来了,大哭了起来,寻死觅活的,出纳寻思着要去上吊。
夫妻俩的哭声引来了邻居,等大家了解到实情,摇头的摇头,劝解的劝解,都在帮忙出主意。
一个村沸沸扬扬的。
很快,母亲打听到邻村出纳丢钱的事,就和父亲一起拿着钱送还给他。望着这包失而复得分文不少的钱,出纳夫妻俩千感万激。母亲安慰了他们,没有接受他们的任何礼物就和父亲离开了。
正是这次的拾金不昧,让母亲在大队赢得了好名声,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和尊重。这也是母亲为孩子做出的最好榜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经村民推荐,母亲当上生产队队长,凭着自己的公正无私,为人热心勤快,母亲赢得了村民的喜欢。前队长见此却不高兴,她竟唆使村里的一位愤青给母亲写大字报,控诉母亲账目不清,贪污公款。
在那个年代,针对母亲的大字报贴在了供销社门口的墙壁上,过往的人都会停下来看看,议论纷纷,指指点点的。
我们姐弟四人还小,不知道写的内容,心里只有害怕。小小年纪的我,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
母亲见我们诚惶诚恐,对我们说:“妈妈没做错事,不用怕的。”
大队部派人进行查账核实,结果发现不但账目清楚没有差错,还发现我家里多贴出去的钱并退了回来。
就这样,真相大白。母亲一心为公、不贪私利的形象铭刻在我们心上。
后来,母亲又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搞农田建设,深受大队干部的好评,也受到村民的拥护。
从此,邻里有了摩擦,夫妻争吵了,母亲必是劝架的功臣。
那时生产队有一口鱼塘,每到过年过节都会打鱼上来分给村民。分鱼可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大家一年到头难得闻一次鱼腥,都想着能有几条大鲩鱼,用鱼肉剁鱼丸。
可打上来的鱼往往不尽如人意,经常是不到一百斤鱼,按人头分也不过是人均几两。分鱼都由抽签决定顺序,可母亲每次都把自己排在最后,让大家挑拣完了,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因此我家每次分到的鱼都比村民的小,只能煎来吃。
母亲的朴素善良,正直无私,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担任生产队长一直到分田到户后才结束,可许多村民依然尊称她为老队长。
几十年过去了,生产队长不是官,可在我的心里,母亲是最美的村官。
新闻推荐
禅城区“区长直通车”平台启动仪式。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鹏飞通讯员何厚根摄影报道)昨日,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区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