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观博物馆带来的馆藏精品唐俑。100多件/套典藏文物精品,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集结完毕,将于18日与观众见面。/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摄
昨日,在梁园,专家为市民免费鉴宝。/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南海有礼”文创空间启用,图为刻有南海传统文化元素的钥匙扣。/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三水区博物馆展出的约70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三宣供图
佛山日报讯记者束维报道:连日来,经过紧张的布展,来自佛山已备案的25家博物馆的100多件/套典藏文物精品,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集结完毕,将于5月18日第二届佛山博物馆文化周开幕时与公众见面。
“珍宝纷呈——佛山馆藏精品展”是这些佛山珍宝首次大规模集中展览。
此次展览展出包括瓷、书画、玉器、古钱币及竹木杂项等精品共计100多件/套。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分别呈现佛山市已备案的9家国有博物馆和16家非国有博物馆的诸多馆藏精品。
佛山市国有博物馆藏品数量超过80000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000多件/套,数量及质量位居广东省前列;佛山非国有博物馆涉及陶瓷、钱币、家具、酒文化等15家专题性博物馆和1家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博物馆,优化了佛山市博物馆体系,填补了门类空白。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重点推出明代三彩俑及三彩马。明三彩是明代陶瓷烧制工艺中较为特殊的一类,釉色以绿、黄釉为主,辅以少量黑彩,数量多,品类丰富,对明代礼制、葬俗乃至生活中的服饰、用具等相关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禅城区博物馆重点展示《寒香馆法帖》。据禅城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年,佛山梁园的主人用端州石刻唐至清乾嘉时期的22位名家书法作品,它最大的优点是比纸张更易长久保存名家法帖,但制作成本昂贵,它与吴荣光《筠清馆法帖》、叶梦龙《风满楼法帖》并称为“岭南三大法帖”。
南海文化底蕴丰厚,南海区博物馆与康有为博物馆带来了7件藏品。其中展品西樵山文化双肩石斧为西樵山文化双肩石器中的典型代表,双肩石斧是珠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遗物之一。
顺德区博物馆带来的“顺德县学宫祭器”款铜簋,腹部刻铸铭文“顺德县学宫祭器,咸丰乙卯阖邑重铸簋”。从建县至清末的数百年间,顺德学宫是顺德的最高学府兼文教行政机构。清咸丰年间,顺德学宫遭遇损毁,顺德区博物馆收藏的铜簋,年款为“咸丰五年”,应该是那次重修顺德学宫时制作的器物。
高明区博物馆展示的新石器时代的绳纹灰陶釜,为古椰贝丘遗址(现地处高明区荷城街道古椰村)出土。该遗址是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保存最好、信息量最丰富的贝丘遗址。
三水区博物馆带来了5件藏品,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青玉斧,出土于三水区白坭银洲贝丘遗址。该遗址在珠三角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非国有博物馆是佛山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6家已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长期展示有关陶瓷、钱币、家具、酒文化等内容的专题展品,得到广大市民以及文博界的青睐。
其中,广东大观博物馆带来四件陶彩绘仕女唐俑。这些妙龄“女子”均骑着大马,神气十足。中唐以后,妇女外出活动不再局限于坐轿,她们可以骑马出行,在街市奔驰穿行。这些骑马女俑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次展览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联合承办。
新闻推荐
点击广东今天关注的新闻,有几个真的很“新”。首先,有新疫苗上市:“深圳康泰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系广东省首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