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巴总
近日,在“雄安新区-顺德区两地座谈会”上,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与河北雄安新区首席信息官张强一行约定了一个课题——“顺德方案”牵手“雄安经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河北雄安新区,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其逐梦的历程,对于追求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标杆、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县域标杆、中小城市全域国际化标杆的顺德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典范。学习典范,成就梦想,既要有想法,也要有办法,还要有做法。“三法”并举,缺一不可。
首先要有想法,因为思路决定了出路。雄安新区将建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其起点高,标准高。而顺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无论是“靓女先嫁”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全球经营推动顺德经济走向世界,无论是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再造一个新顺德”、对标深圳致力打造一个“小深圳”,还是至2020年连续九次获评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一名、连续第十二次入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翻开历史,顺德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优秀生”甚至是“学霸”的潜质。取经“雄安经验”,顺德有历史底蕴,也要有想法,要拿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锐意进取心,主动把自身的“小窗口”放到全国的“大格局”中去布局落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在识变求变中更上层楼、勇立潮头。
其次要讲办法。讲办法,就是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雄安新区的规划是到2035年,“雄安质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并逐步推广;到本世纪中叶,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基本完成,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顺德要对标“雄安质量”,与其在未来才对标雄安质量与雄安模式,不如下好先手棋,赢在起跑线,现在就可着手规划,与雄安同频共振,一起奔跑——让顺德发展具有一颗“雄安心”。
最后是研究做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法,就是把前瞻的想法、合理的办法落到实处。显然,顺德全盘对标“雄安质量”的标准有难度,但捏指成拳,对标其某一高新领域而聚顺德全区气力创建是可能且可行的。纵观国家有关指导意见以及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其中“科技创新”与顺德非常契合。雄安新区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顺德也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同的是,雄安新区是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以及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而顺德是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但异曲同工的是,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际上,“雄安质量”的科技创新经验在顺德恰有一方“孵化点”——红岗科技城。顺德红岗科技城规划投入超2000亿元,引入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吸纳各类高级人才3000人,定位为向世界展示一个“国际创新开放合作区、湾区智造创新驱动器、未来产城融合智慧城”。从师“雄安经验”,“顺德方案”从这里切入可能最妙。
从师“雄安经验”,擘画“顺德方案”,一旦出发,就是奔跑,就是冲刺。
(作者系佛山市顺德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秘书长)
新闻推荐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光南: 顺德港可围绕产业特色打造独家优势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统筹/佛山日报记者刘蓉专家简介:张光南,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