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妇联向41户家庭颁发了“最美家庭”证书,并赠送荷花图。/区妇联供图
市民体验非遗,学习玉石抛光打磨技术。/区妇联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通讯员陆小平
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三水区妇联、区文明办共同举办“爱家·爱淼城”——2021年三水区传承良好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公布了41户2021年三水区“最美家庭”名单。
今年,三水区妇联积极发掘“最美家庭”,在三水绽放传承真善美的“最美”之花。区妇联以“强化思想引领、强化典型带动、强化品德教育、强化精准服务”为主线开展19个系列活动,引导、鼓励广大家庭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
表彰“最美家庭”弘扬传统美德
启动仪式上,三水区妇联向41户家庭颁发了“最美家庭”证书,并赠送荷花图,期望家庭传承“清风世守、和美家风”的良好家风,将真善美的精神传递到身边人,感染着每一个人。
张冬瑜家庭积极带头参与河涌保护和治理的志愿活动,每周都到周边河涌清理河涌内和河边的垃圾。张冬瑜还自筹经费购置巡河装备巡河护河,每个月组织河小清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家庭参与洁净河堤行动,宣传垃圾分类、河湖保护等。目前,河小清志愿服务队已有200户家庭加入。
“一个人力量是渺小的,一群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些事。”张冬瑜说,以大手拉小手方式,向下一代传递河湖保护知识和责任意识,未来将引导更多亲子家庭守护故乡水。
张冬瑜家庭仅仅是41户“最美家庭”之一。此次“最美家庭”名单中,家庭践行着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明礼向善、热心公益等美德,促进家庭美满、社区和谐,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此次“爱家爱淼城”主题活动是三水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的品牌项目,已持续开展四年。三水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三水区妇联将开展19个主题活动,涉及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幸福家庭等多个方面,同时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家庭从党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用文明至善之水、忠厚传家之风涵育每一个家庭,在全区汇聚起广大家庭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此外,启动仪式邀请了区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友好合作单位,设置摊位展示粤曲、剪纸、龙舟、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了“非遗体验通关卡”,让广大家庭在体验非遗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内涵,为优良家风孝道注入新活力,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选树家庭典范引领文明新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以良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自2018年,三水区妇联启动“最美家庭”活动,通过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群众自荐方式,发掘一批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的模范家庭,大力弘扬“和孝亲廉”文化。
与此同时,三水区妇联持续开展0~3岁早期教养公益服务、“向阳花开”微心愿帮扶工程、“花香淼城·温情传家”、“舒心驿站”公益心理咨询等项目,弘扬优秀“家文化”,使“家文化”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生活,把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的具体举措。
一大批爱党爱国、孝老爱亲、友邻善邻的家庭典范涌现,形成了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家庭在学习感悟文明家风文化中付诸行动。近年来,三水共创全国“最美家庭”2户、省“最美家庭”2户、市“最美家庭”58户、区“最美家庭”188户。
三水区妇联主席梁咏梅表示,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教育,家风是家庭教育效果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实的体现。区妇联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选树家庭表率榜样,在全社会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以良好家风带动文明新风,形成人人学习“最美家庭”、家家争做“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
一个个美好家庭传递文明新风,引领更多家庭向善向美;一个个文明小家积少成多,串起淼城大家庭的最美风景。
新闻推荐
三水中学追求“三水上善”的文化内核。三水区实验小学实施“童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图为该校开展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