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学党史,制作红船羊城晚报记者 欧阳志强 摄
羊城晚报记者景瑾瑾
深化区域青年人才合作,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流向禅城;实施“青年安居”工程,缓解青年住房困难,构建“租、售、补”一体青年安居体系……禅城区政府25日召开《佛山市禅城区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会,在全市率先启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政策完善、服务有力、环境友好的青年友好型城市。
深化区域青年人才合作
《方案》内容共有7大板块23条举措,服务对象基本覆盖了全领域各行业的青年,其中重点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年、新兴行业青年。
在青年人才吸引方面,《方案》提出,实施“星海工程”,引进培育青年人才。深化区域青年人才合作,优化区域重点产业青年人才引用育留机制与发展路径,坚持产才融合,深化人才合作,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流向禅城。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推进禅港澳青年交流基地建设,组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等交流合作项目,促进禅港澳三地人才交流。推进“青苗人才工作站”建设,为禅城企业提前锁定特色高校的急需专业、紧缺技能领域优质生源。打造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深化广佛人才全域同城合作,在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复用机制,鼓励两市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促进成果转化对接,加强青年人才联合培养。建设“深禅企业协同创新中心”,主动承接深圳传统产业优势和人才溢出效应,打通两地高端人才精准嫁接。
关注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依托“禅城一门式”平台,探索建立大学生服务专区,汇集禅城区最新人才政策、创新创业活动、就业招聘及实习见习岗位等信息,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最便捷、最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强化实(见)习补贴支持,完善大学生实习配套,持续落实企业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扶持政策,对来禅实习见习学生给予实习补贴。用好广佛高校资源、开展禅城推介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禅城的认识和兴趣,吸引大学生来禅发展。回引本土大学生,针对禅城籍在读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大学生群体建立大学生人才数据库,分析掌握本土大学生基本情况、专业分布、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推送信息、策划活动,吸引本土大学生回禅扎根。
构建“租、售、补”一体青年安居体系
在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方面,按照《方案》,将实施“青年安居”工程,缓解青年住房困难。构建“租、售、补”一体青年安居体系。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青年、外来务工人员纳入青年住房保障范围,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本单位新就业青年职工提供过渡性住房,鼓励用人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建设人才住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人才公寓等措施,解决各类青年人才的居住问题。加大低价“公租房”覆盖,稳妥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出售,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政策,形成“租、售、补”一体的青年安居服务系统。
加强应届大学毕业生住房支持。完善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住房服务支持,提升大学生就业友好度,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到禅城就业发展。在青年工作集聚区域筹集更多房源,持续加大应届生青年公寓供应,提升青年公寓交通到达便利性,简化申请办法,降低申请门槛。做好青年公寓的宣传推广。
此外,根据《方案》,还将实施“青春禅城同心圆”计划,着力凝聚青年共识;实施“启航计划”,深化青年就业创业支持;实施“青年共治”计划,推动青年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实施“青聚活力”工程,提升城区青年文化氛围;塑造“青春有约”品牌,促进青年社会交往。
按照计划,到2023年底,禅城区基本建成政策完善、服务有力、环境友好的青年友好型城市,禅城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友好度得到明显提升。覆盖政策信息推送、服务办结等功能的青年人才服务平台高效运行,禅城“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得到社会认可。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艺明通讯员李健彬)近日,佛山禅城的李女士在被冒充公安的电话成功“洗脑”后,打算打完疫苗再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