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街”是指中山路、人民路,路宽不过5米,曾是三水城区的所在地,也一度是三水商业、文化、聚居最集中、最繁盛的闹市。
20世纪初,西南街道人民路、中山路与北江平行,宛如一双筷子,所以这两条路被称为“筷子街”。在中山路的尽头、靠近如今青岛啤酒驿西码头的是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红星船往来北江的必经港口,是旅客、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当时,也是人民路最繁华的时候。
人民路诞生了三水第一家正式的影剧院——人民影剧院,集剧场、电影院、会议厅功能于一身,当时不时有外地的歌舞团、粤剧团、曲艺团和杂技团来演出,记载着三水戏剧的鼎盛年代。人民路还聚集人民戏院、县文化宫、新华书店,除了茶楼、宵夜档、“酒吧”之外,还衍生了众多商铺行当。
直到20世纪80年代,“筷子街”狭窄的空间无法容纳城市的发展,人民路上的三水旧火车站北迁后,三茂铁路的北面开始铺设马路,城区商业中心逐渐向北延伸转移。随着商业区的转移,这个片区逐渐褪去光环。
这个见证了三水繁华的老街,如今偏于一隅,但有不少特色建筑仍保留至今,这里是数代三水人的集体回忆。
(文/佛山日报记者卢钰仪)
新闻推荐
顺德“伦教糕”羊城晚报讯记者曹月、通讯员杜靖怡报道:记者1日从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