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周龙凤通讯员佛政宣
三水某开发商进入破产重整后,为将某楼盘盘活,出售了其中149套住宅。交楼后,有16名业主因部分房屋未精装修而诉至法院,要求开发商退还装修费、赔偿损失等。一审法院判决后,16名业主上诉至佛山中院,并就迟延交房违约金另行提起诉讼。经佛山市两级法院、两级诉前和解中心联动协作,该16件系列案连同后续纠纷顺利调解,既保障了业主合法权益,也降低了对企业品牌的不利影响,实现多赢。
纠纷的成功化解,是佛山政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佛山政法各部门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成效显著。
推动诉源治理高效为民解忧
今年以来,佛山法院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推动市、区两级诉前和解中心建设,发挥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多元解纷优势,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各区还因地制宜创建诉前和解向基层延伸模式,在镇街、村居设立诉前和解工作室(站)。目前,全市共有诉前和解工作室(站)29个。
近期,因为疫情原因,诉前和解中心还推行网上调解。梁某等5人先后入职佛山某公司,后因欠薪问题提起劳动仲裁,后公司不服仲裁结果提起上诉。佛山市诉求和解中心专职调解员陈晓君拿到案卷后,先与公司沟通,让其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再逐一联系梁某等人进行反复沟通。近日,员工、企业采用网上调解签订了调解协议,促使这起纠纷安全高效化解,收获双方当事人好评。
据统计,今年以来,佛山两级诉前和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件26500件,调解成功率达54.38%。
不仅如此,佛山法院还推行线上线下“不打烊”,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完善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及粤公正小程序,扩展12368热线服务,利用远程视频调解、远程庭审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全时段、多途径的诉讼服务。
开启绿色通道提供暖心服务
今年4月以来,市妇联在工作中只要发现有妇女儿童遭遇家暴、性侵或民事、行政合法权益被侵害等线索,就会第一时间移送至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院。这源于市检察院与市妇联建立的“党建+未检”共建模式。
据介绍,该共建模式将拓展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发现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线索、改进检察司法为民服务等工作触角。每月,市检察院都会派检察干警前往市妇联维权站,配合解答12338妇女热线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该项工作将持续到明年3月。
同时,市检察院还推行律师值班制,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律师接访窗口、律师工作室,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并开通律师异地阅卷绿色通道,尽可能就地、当场化解矛盾。
市司法局为解决群众“办证远”问题,于今年3月1日设立了禅城公证处南庄办证点。至今,该办证点日均接待群众咨询、办证近50人次,共办结委托、继承、遗嘱、涉外等各类公证案件781件。
此外,市司法局、岭南公证处还打造全市首个“家事公证服务中心”,设立“家事服务专窗”,为群众提供财产继承、遗嘱等家事“一站式”公证服务。5月1日,在收到正在住院的患者申请后,家事公证服务中心公证员立即通过“线上指导准备+线下上门办理”,为申请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顾好小家 温暖大家高明18户家庭荣获2021佛山市“最美家庭”称号
佛山日报讯记者陈嘉懿报道:近日,佛山市妇联通报了2021年佛山市“最美家庭”名单,高明区共18户家庭上榜。在高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