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慧
特别的粽子
初夏的岭南,凤凰花开荔枝熟,盛大而隆重的端午节又一次如约而至。
端午时粽子飘香,中国人过节,似乎总离不开一个“吃”字,不过,我们家却是个例外。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很忙,除了春节和端午,对其他节日都是“视而不见”的,看到村子里的其他孩子吃着各种节日的小食,我总是特别羡慕,即使是一只不起眼的油糍,也会让我口水泛滥。
端午的前几天,我和哥哥就开始准备工具了,我们要准备的工具有两个:一个是头绳织的小网袋,可以放三到四只咸蛋;另一个是划钩,一般是取一寸长的铁丝,将其一头敲扁,敲成鸭嘴的形状,这个工具是用来挖咸蛋吃的。我们在吃咸蛋的时候,只敲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口子,然后用划钩来掏。端午那天早上,家里会煮一大盆粽子,一大盆咸蛋。去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将它们装在小网袋里。吃完的蛋壳,是我们的宝贝,不会轻易扔掉。我们会装满了泥,用一张白纸将破口粘起,藏在路边的草丛,然后躲在旁边看着,只要有人去捡,我们就特别有成就感,笑得前翻后仰。
端午食粽,由来已久,从晋代开始,更是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不过,粽子的口味却千差万别。在我们老家,粽子的用料是很简单的,只有糯米和赤豆,吃的时候,蘸上一点白糖。广东的粽子,品种很多,清人李调元撰写的《南越笔记》中写道:“端午为粽,以冬叶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苏木条其中为红心。以竹叶裹者曰竹筒粽,三角者曰角子粽,水浸数月,剥而煎食,甚香。”
肇庆的裹蒸粽最为有名,被称为“万粽之王”,体形硕大,清香扑鼻,按照当地的习俗,拆开冬叶后,会让小朋友先吃掉裹蒸的五个角,据说,这样一来,小朋友会快快长大。中山出产芦兜粽,与一般的粽子形状不同,芦兜粽呈圆棒形,粗如手臂。客家人喜欢灰水粽,最传统的做法,要将蚊惊草混合干芭蕉叶和稻草一起烧成灰,浸泡糯米。蒸熟的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透明。恩平人裹的粽子别具一格,粽叶是从深山老林采摘回来的,裹粽子的带子则是带刺的野生鹚古,馅料中,会加入一种独特的香料“红蓝”叶,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此外,台山出产扭角粽,还有鹤山绿豆带壳粽……各具特色,不胜枚举。
今年的端午,不同于往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有一些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但大家对粽子仍念念不忘。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暖心的新闻,在佛山一个居家隔离的小区里,有一家人制作了一大锅胖乎乎的粽子,并在微信群留言,准备赠送给同样在家隔离的邻居们,没过多久,邻居纷纷响应,在物管的帮助下,这些清香四溢的粽子被分发到了邻居手上。我想这些特别的粽子,那味道一定是令人永生难忘的。
划龙舟,与病毒赛跑
在我的印象中,广东人过端午节,比其他地方要隆重得多,因为有扒龙舟的风俗。“北人赛马,南人竞渡”,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舟语》中就曾记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端午当日,龙舟竞渡,人头涌涌,水花四溅,鼓声、吆喝声、助威声,连成一片,古老的河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扒龙舟是一项神圣的祈福活动,每年赛完龙舟,人们会将龙头和龙尾取下,将船身沉入河涌。到了第二年端午,再举行隆重的起龙仪式,将沉睡了一年的龙舟请出来。起龙需选吉日良辰,清早由丁壮、父老来到上年沉塘的船坳前,焚香烛、上酒果、燃鞭炮。随着隆隆的龙舟鼓锣声,丁壮争先跃入泥淖,锄去杂草挖开淤泥,舀去积水,待船只慢慢浮起。龙舟浮起后,被放在提早搭建的龙舟架上,用柚叶或艾叶水洗净,经数天至一周的抹猪油、补桐油、添新漆等程序,再另择时日采青,安上平时供在祠堂里的龙头龙尾。
有一些龙舟,年代已经十分久远了,比如,佛山南海的“盐步老龙”,已经接近600岁,广州荔湾泮塘的“仁威龙船”也有400多岁了。“仁威龙船”又被称为“泮塘小龙”,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了“盐步老龙”的“契仔”(义子)。每年端午节,“契仔”带上“泮塘五秀”(慈菇、马蹄、菱角、莲藕、茭笋)前来探亲,而“盐步老龙”则回赠盐步的特产秋茄,两地的情谊,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今年,为了防控新冠疫情,省内各地都取消了扒龙舟活动,但我们却没有一丝遗憾,因为,在我们心中,其实都在划着同一条龙舟,我们正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这一次,我们每个人都是选手,而不再是站在岸上的观众。
全民动员,守护家园,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一个个平民变成了英雄,一个个凡人变成了天使。炎炎烈日之下,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衣服被汗水完全浸透,暴雨来临时,他们把凳子举过头顶当伞,疲惫至极时,他们席地而睡,想念孩子时,就把孩子的名字写在防护服上。隔离小区的居民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自己最真诚的心声,市民积极配合排队做核酸检测,坐着轮椅的老人送来解暑的饮料……人间有情,灯火可亲,这些感人的瞬间,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我分明看到了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奋力拼博的“龙舟精神”。我坚信,有这样的精神,疫情的阴霾很快就会散去,我们很快就能重新回到往日的幸福时光。
新闻推荐
国通集团向龙江防疫铁军捐赠羊城晚报讯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龙宣摄影报道:6月2日下午,顺德区龙江镇举行“新冠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