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广州新闻 > 正文

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11月14—16日召开 广州有条件有能力成为 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第三极”

来源:南方日报 2018-11-15 07:05   http://www.kcqsx.com/


这是广州今年第二次举行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如此高规格的会议。

11月14日,多位院士、国内外专家、广州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在官洲生命科学圆桌会议上共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12日,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14日—16日,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如期召开。好消息不断,让广州再次成为新兴产业关注的焦点,也足以显示广州扛起新兴产业这面大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这既是巧合,又是必然。事实上,生物医药正在成为广州最具全国知名度的产业之一。从北京、上海到苏州等地,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优势、人才密度、医疗资源、项目聚集度都是一个各方面发展走在前列的样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广州有突出的人才优势,今天集聚的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就是最好的说明。“再把各项优势融合好,生物医药产业能让广州在创新发展中率先突围。”

“广州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第三极"。”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同济大学校长裴钢在会上也对广州充满信心。

现场

院士愿南下广州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近年来,广州对生物医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欢迎和拥抱姿态。广袤的市场空间、国际化的政策制度环境、产业配套能力成为吸引全球生物医药专家、枢纽型项目的新王牌。

“我一直非常支持广州,也非常看好广州,我本人很愿意"南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贺福初谈到,这里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哨。因此,军科院几年前就在广州组建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如今,我们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很希望继续能在广州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是第二次来参加圆桌会议。“上次来我建议广州要重视医疗器械发展,才不到半年,这个事就有了大进展。”他透露,将在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生物医疗器械部门。

“我调研过很多地方,发现广州最合适,我愿意南下。”徐涛表示,广州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包括大型三甲医院、医科类大学、医学类人才以及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医疗器械企业。

此次会议上,有不少专家学者来自香港,“粤港澳大湾区”成了热议的关键词。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眼里,广东和港澳之间有着很高的互补性,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充满无限机遇。“香港有五所高校进入了全球QS排名,广州中山大学的医科、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都是优势学科,可以进行一些跨学科的创新合作。”

机遇无限好,如何去抓住?中山大学原副校长、药理学教授颜光美建议,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里生物医药产业的“火车头”,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条。广州缺乏为创新产品做临床试验的平台,也缺乏生物医药领域大的科学装置,同时,科技政策的创新上也有完善提升的空间。

对此,裴钢同样表示,当下广州要把握住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关键发展机遇。“要做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第三极,首先这里必须是一个政策高地。”

裴钢建议,广州应在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更高水平的政策融合。要涵盖产业发展中每一环的政策融合创新,例如,粤港澳地区新药研发上市的政策、两地证券市场的制度融合。“任何事情,没有人是做不成的。广州也一定要向人才政策高地发力。”

观察

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有多大

今年,港交所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新政,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赴港上市,让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驶入资本“快车道”。4月,广州迅速与港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将推动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帮助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抓住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机遇。

“我要把广州市特别是广州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筛选一遍,争取保荐一批企业到上交所。”广发证券公司党委委员、书记、董事长孙树明在现场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但是它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因此生物医药产业更需要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迅速对接资本市场,这仅是广州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例子。

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决心有多大?到2020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增加值达1000亿元。

2017年,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达600多亿元,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近400亿元,增长速度达到23%。目前全市已形成了118家药品生产企业、59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00家生物与健康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规模集群。

距离还存在,努力的步伐必须加快。今年,广州出台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大重点工程,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国际化引智引技引资、体制机制创新工程都是其中重点。

不仅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还由广州市政府主导、带动一批本地生物产业龙头上市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了6.06亿元规模的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

生物医药产业的“摇篮”也在升级。11月12日,德国科技公司默克集团宣布,将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国际生物岛设立华南创新中心。默克将遴选一批在医药健康、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其他新兴技术领域有前景的初创公司,为更多处于种子轮至A轮融资阶段的初创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速器项目将于2019年启动,每轮将扶植五到八家初创公司,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申请阶段,申请将于2019年1月25日截止。

要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广州不会放过“技术”这一要素。本月初,广民投与京都大学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将共同成立中日生物医药产业平行投资基金以及共同在广州建设国家级中日生物医药产业园。京都大学代表介绍,将带着前沿的技术落户广州,利用广州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政策培育起来,这包括201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IPS细胞技术、今年免疫蛋白技术的创业企业。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王茤祥在会上表示,科学和技术没有界限、产业没有界限。“现在创新的竞争不再是一个人,也不再是一个技术、一个学科的竞争,而是一个体系的竞争。”

王茤祥建议,生物医药产业要完善创新生态,必须构建“全链条”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整合一体向广州集聚。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意味着广州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不断走向成熟。一个更加壮阔的产业图景,将等待广州的开拓。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勤

新闻推荐

和天猫拼热度 广汽三菱奕歌18秒卖空1000辆

奕歌上市发布会。自从11.11演变成一场全民购物狂欢节,每年的11月就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福利盛宴。今年,广汽三菱全新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11月14—16日召开 广州有条件有能力成为 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第三极”)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