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更楼
广东建设报讯记者冯雪琪、通讯员穗国规宣报道:近日,广州市历史建筑(第六批)推荐名单在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8年第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通过审议的第六批历史建筑共96处,比此前公示时的名单少了23处。目前,全市历史建筑名录达到817处。
本次推荐名单体现了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公共性强三大特点。广州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推荐建筑广泛分布于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的历史城区内,以及天河区、黄埔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的传统村落中。村落遗产类型涵括祠堂、庙宇、家塾、骑楼、中西结合风格的近现代住宅、水井、古桥等。祠堂、家塾、凉亭等公共性较强的传统建筑,承载着村民的集体记忆。
本次推荐名单的建筑主要分为村落遗产类、城区居住建筑类、校园教育建筑类、工业遗产类四大类。其中,村落遗产类主要分布在天河、黄埔、花都、增城、从化五区,包括祠堂、家塾、门楼、炮楼、民居等,集中体现了广州周边村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建筑类型。如,位于花都区炭步镇水口村的礼耕家塾,以及杨氏更楼、钟楼村炮楼、石迳村炮楼等广州保存较好的防御建筑。
校园教育建筑类包括仲恺农业学院乐干楼、暨南大学化学楼等。其中,乐干楼曾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以及蚕种改良实验室,是研究仲恺农业学院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城区居住建筑则主要分布在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以近现代住宅为主,其中包括现代联排住宅、近现代集合住宅和近现代独立住宅,承载了城区市民的传统生活气息,是城区传统街区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位于海珠区的联鹤大街10、10-1号民居,洪德街四巷27、29号民居,宜兴里9号民居等保存完好、装饰工艺精美的中西结合风格的近现代住宅。
工业遗产类均位于广东罐头厂。广东罐头厂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及当时亚洲兴建最大的罐头厂。建筑包括广东罐头厂冷库旧址、广东罐头厂包装仓库及站台旧址,见证了广州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现广东罐头厂活化为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区,建筑保存状况较好。
广州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单审议通过后,将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布,全部完成广州市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普查的历史建筑线索认定工作。
新闻推荐
VernonSabin维斯主要是以欧美的青年文化的鞋子为主,融合嘻哈/涂鸦/电子音乐/滑板/跑酷等街头文化通过粉丝经济为主导,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