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罗发勇
医生罗发勇紧握血袋,一握就是40多分钟,焐热了这袋救命的血液。
年仅26岁的车祸伤者,右下肢离断性骨折,出血量极大,病情危在旦夕;而接治的医院仅余一袋4摄氏度低温冷藏的合适血液。直接输注,这样的温度太低,用设备复温后再输注,紧急的伤情和伤者极低的血色素指数、血氧饱和度指标又无法等待。关键时候,广州和平骨科医院医生罗发勇,用双手紧握血浆外包装袋,一握就是40多分钟,用自己37摄氏度的掌温,焐热了这袋救命的血液。在完成这200毫升血液输注后,他又在手术台边坚持了八个小时,将伤者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多条血管接驳起来,保住了伤者的右腿。
同事们将他用双手给予伤者37摄氏度呵护的身姿拍了下来,发送到了网上,得到的是一片如潮的好评。从医十年的他,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干,只是以前用的是腋窝、胸口。“这一次太紧急了,最笨的办法往往是最好的办法”。
26岁的生命危在旦夕
被罗医生施救的伤者名叫张立(化名),今年26岁。11月20日凌晨,他驾车时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前部分因为撞击而凹陷、瘪塌,正好处于驾驶室位置的他也因车头严重变形而卡在了里面。右小腿整个开放性骨折,被死死地卡住,血流了一个来小时,他才被前来救援的人员,送到了附近的一家医院。
伤情太过严重,这家医院建议截肢保命。可对于一个26岁的生命而言,这无疑过于残酷,本人和家属都不同意。于是张立又被辗转送到了和平骨科医院,这里的微创外科能接驳离断的四肢上的血管、神经,期望着在这里保住小腿。
早上7点多钟转送过来时,张立的病情已然危殆。伤口持续出血,已经使得他的血色素处于极低的水平。正常人的血色素需要有130-175,张立只有35,因为失血过多,携带氧气的红细胞减少,张立的血氧饱和度也处于危险的水平。整个人已然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由于血色素极低,由此带来的血压极低等并发症也很多。
医生焐热冰冷血袋
当时正在医院急诊值班的罗发勇,成了张立的首诊医生。
一看伤情,整个右小腿血肉模糊,整个已经毁损性离断,一看生命指标,严重的失血相关症状。先不论其他,赶紧输血。前一家医院已经明确了张立的血型-A型,罗发勇一边寻求医院血库的帮助,一边开始为张立提供救治和伤口处理。“类似的伤情和极低的血色素,很多医院在抢救时连麻醉都不会上,因为伤者的血压太低了,上了麻醉有风险”。
紧急的为张立开通了三、四条静脉输注通道,待血浆、红细胞等血制品送来时可以多个渠道输注。罗发勇有条不紊的和同事们抢救着这名重伤伤者。
医院库存的唯一一袋A型血红细胞被紧急送到了抢救室。为了便于冷藏,这些救命的红细胞、血浆都是在低温的冰箱里储藏着,送来时,依然是刚刚离开冷藏箱的温度4摄氏度。
“如果直接将这么低温的血液输注到伤者体内,那肯定是不行的。在很多医院,冷藏的血液在离开血库时,会先用复温箱将血液温度提升到人体正常的温度。可那需要时间,5-10分钟的复温,伤者等不及了”,罗发勇说道。
麻利的将这袋救命血挂上了输液架,通过静脉通道输注到张立的体内,而为了将这袋血液的温度提升上去,罗发勇的双手径直就焐在了冰冷的血液包装袋上。
前15钟的输血特别繁忙,用来观察伤者有无输血反应,还好。接下来又是近三十分钟的快速输注,以便快速补充伤者流失的血液。前后40多分钟的血液输注,罗发勇的双手一直没有离开冰冷的血液袋,持续用他37摄氏度的掌温在焐热着这袋血。
完成这一袋血的输注,从广州市血液中心紧急调配的A型血红细胞、血浆也抵达了。医生们和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在运送、配血的过程中,就将它们的温度提升了上来。
20日清晨,正是羊城广州温度最低的时段,可医生、护士们愣是用各种方案保证张立能输上温热的血液。
连续工作8个小时
完成了前期的急诊抢救,罗发勇还没来得及搓一搓冰冷的双手,又要走上手术台。
按照医院的诊疗规范,作为首诊医生的他,因为熟悉病情,在后续的手术治疗上也需要他来操作。伤者的右腿已经离断,要保住只能一根根地将各种动静脉、神经接驳起来。否则断肢失去血供,即便接上了也会报废。
这是一种极其细致的手术,很多操作甚至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断骨接驳,胫动脉接驳,静脉接驳,随后是找到离断的神经。严重毁损的血管,甚至需要移植一条血管来帮助恢复供血……
手术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5点多,连续8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成功的帮年轻伤者接上了原本早就断开的右腿。
由于之前失血太多,后续的治疗,又增添了一个项目,输血。
21日,张立已接受了八个单位的红细胞和600毫升血浆的输注。此时的血色素已开始慢慢恢复。更为可喜的是,伤者的右小腿下端开始恢复血供。“经过后期的护理、治疗,可以说他的右腿保住了。”罗发勇和同事、主刀主任们长舒了一口气。
朋友圈里最暖人的一双手
罗发勇徒手焐热输血袋的身姿被急诊室的医生、护士、患者看在了眼里,也拍摄到了手机上,发上了朋友圈。于是如潮的好评、点赞如约而至。
“在冷空气来袭之时,朋友圈被一位医生的手暖到了”。
“一位因车祸导致严重伤情的患者病危急需输血,每一秒都是抢救的黄金时间,用手暖血袋,是最土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朋友圈里的网友不吝用各种华丽的言语来表扬着罗医生的举动。
参与抢救的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外三区主治医师兰荣玉介绍,常规上,从血库取出的血液需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人体,而且血液应避免剧烈震荡和加温。由于考虑到张立的病情危重,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抢救患者的黄金时间,该院急诊科主治医生罗发勇医生立即用双手的掌心紧贴输血袋近40分钟,全程一直维持图中双手举起输血袋姿势,让刚刚从血库取出的4℃的血液慢慢恢复至室温,使进入患者体内的红细胞血液能快速补充血容量,促进携氧功能。这确实是很笨但非常有效的方案。
当南都记者在医院找到罗发勇医生时,这个32岁的医生却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这太正常不过了,我们急诊室、手术室的护士们去血库取血为伤患紧急输注时,都是在用自己的腋窝、胸口来温热血浆,保证治疗效果、挽救生命。我以前也这么干过,这一次,是伤情太危急了”。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易英子通讯员张丽仪
通讯员供图
新闻推荐
近日,一汽-大众新高尔夫·嘉旅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并将于12月初焕新上市。新车在配置上有了显著提升,主打运动居家实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