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广州新闻 > 正文

广州K11呈现“放纵的超体”

来源:羊城晚报 2018-11-23 13:19   http://www.kcqsx.com/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日前,广州K11推出艺术展《放纵的超体(Dionysian Super-X)》,聚焦新技术环境下的个体感知和世界观照,以三部曲的形式,多元化地贯穿机械、音乐、影像、剧场、LED互动、AR、VR等元素,令观众置身巨型艺术“超体”。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是当下常态,而艺术走入商场,“艺术生活化”也成为新趋势。本次展览以“放纵的超体”为主线,分为人机叠影、仿生迷廊、众物狂欢三个部分,探讨艺术家或团体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制造不同寻常的感知世界,并探索人与万物新的链接关系。

艺术空间的入口处是艺术家彼得·霍尔顿的三件雕塑装置。生于英国伯恩利的彼得一直试图淡化电影和雕塑艺术之间的界限。他用计算机技术,结合机械元素,创造了一种舞动的、短暂性的“雕塑”形式。在计算机代码所创造的抽象图案和《雨中曲》《罗密欧和朱丽叶》等实时音乐衬托中,他的雕塑作品有了韵律与动感。

进入拐角处,可以看到中国青年艺术家童昆鸟和胡为一的作品。童昆鸟关注的焦点是被消耗的物品;胡为一的作品《低级景观5》则在废弃的轮胎上,向观众展示了城市中的微观世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胡斌认为,该展览意在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艺术和技术的关系由来已久,而当代艺术更需要运用技术支撑,但是艺术并不发展技术,艺术家是要用艺术对使用的技术进行反思。”

胡为一也表示:“艺术是和审美、情感相关的,而技术只是手段。”彼得则强调了科技是艺术的手段,但本身并非艺术:“艺术与科技、与过去及未来都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的文明就是建立在艺术之上,‘符号’通过艺术来交流,艺术也启发着科技。”

新闻推荐

链接 他们都是 “星海人”

汪晨蕊尹正刘惜君周笔畅扫一扫,看“广东流行文化40年”相关专题2003年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社会音乐系流行演唱专业,2005年参加...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州K11呈现“放纵的超体”)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