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红楼奔着“水陆体育休闲公园”的目标而去。海角红楼供图
“栉比红楼建海边,匠心巧构俨天然;一湾水浴弄潮客,四面风吹济渡船。陆上晶宫消暑地,郊西池馆遣闲天;羊城喜见添新景,眼底蓬莱信有缘。”如此雅致的诗句,形容的不是别处,而是一处广州的体育场馆——海角红楼游泳场。
作为广州最早的天然泳场,已有70多年历史的海角红楼见证过当年的西关风流,如今则成为市民休闲康体的公园式健身场所。
以江为邻、底蕴深厚的海角红楼,正一步步朝着打造“水陆体育休闲公园”的目标稳步迈进。
历史享誉粤港澳的欢聚之处
海角红楼之名,一听便有西关遗风。1946年,它由早年入读黄埔军校的西关名流梁世光先生发起,数位西关富商豪绅出资兴建。
海角红楼所处的大坦沙岛,正是昔日旧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的所在地。但如果将时针再向前回拨到场馆初建之时,这里当然算得上是省城广州的“天涯海角”。
当年的海角红楼,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所在。场内设有各级泳池,莲池花圃环绕,依地形建成中西餐室、跳舞厅、溜冰场、音乐茶座等,是一个集游泳、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名满粤港澳三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无不汇聚于此。
场馆最鼎盛时,海角红楼同时有8个泳池,池水直接开闸取珠江水引入。据场馆负责人介绍,红楼当年曾经有过数万人同游的盛况,这像极了如今那些海滨的度假胜地。不夸张的说,当年省城人到海角红楼休憩游乐,就如同现在人们去马尔代夫度假,算得上是顶级的娱乐去处。
关于海角红楼,还有一段历史值得一提。1956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广州考察时,曾率领一小队游泳健儿,从白鹅潭跳入珠江游泳,穿过如意坊码头,游进大坦沙河段,直抵海角红楼游泳场。
惠民全城票价最优惠的泳场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海角红楼一批又一批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这座古旧的、拥有悠久历史的场馆如今已经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过场馆的不断升级改造,环境的持续美化,目前的海角红楼拥有水质一流的1个深水游泳池、1个浅水游泳池、1个儿童游泳池、1个综合馆、1栋标志楼、1片七人足球场和2片五人足球场“3池1馆1楼3场”的场馆规模,是“公共场所卫生A级单位”。
近年来,海角红楼游泳场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打造“水陆体育休闲公园”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水上区域有游泳、潜水,陆上区域有足球、射箭等多元化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满足老、中、青、少不同年龄段健身爱好者的需求,享有“小体育中心”的美誉。
据记者了解,海角红楼游泳场的泳票一直为全城最低价,目前周一至周五上午成人票10元,1.2米以下儿童票仅需5元。另外,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体育惠民福利政策,对伤残人士、老年人全天享受5折优惠,对低保对象、学生全天享受6折优惠。
据统计,2017年海角红楼全年接待进场活动市民群众人数合计15.8万人/次,其中免费和优惠进场人数4.8万人/次,2018年全年接待人数达16万人/次,免费和优惠人数达5万人/次,将公共体育场馆为民、便民、利民落到实处。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9月23日2018年泳季结束,海角红楼已实现22年对外开放零事故。
海角红楼游泳场的进取还不止于此。场馆还将结合场地优势,挖掘现有项目潜力,引进适龄儿童足球、游泳、潜水、射箭等多元化项目的夏令营、冬令营进驻场馆进行封闭式训练;承办足球、游泳赛事,加大场馆宣传力度,推广红楼品牌知名度,推动场地全面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朱小龙
新闻推荐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透露,11月28日,广州日落全年最早,天黑也最早。当天17时40分,夕阳已西沉地平线。同样是“日落西山”,今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