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广州新闻 > 正文

目前并无成熟方法准确“编辑”人类基因 说法

来源:羊城晚报 2018-11-28 13:29   http://www.kcqsx.com/


昨日,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致病基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卫平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没有成熟的方法能对人类基因进行准确编辑,人类基因组有数十亿个碱基,以现有的技术很难精准定位,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长期从事基因致病性研究的廖卫平这两天持续在关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展。他告诉记者,人类基因组是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每个基因组都有两个拷贝,一个来源于父亲,一个来源于母亲,“如果有遗传病的话,选择一个正常的拷贝就可以,这是生物正常繁衍的基本保证,目前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和选择等技术就能做到,已经很成熟,无需用到基因编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因编辑技术在预防下一代遗传病方面是没有用的”。

从基因编辑技术本身而言,廖卫平表示,这种技术也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人类基因组有数十亿个碱基,要精准定位某一个而万无一失,不发生误差,很难。”廖卫平表示,并没有“好基因”和“坏基因”的概念,所谓的“致病基因”应该是基因发生异常而致病。“从这一点来说,这位研究者犯了原则性错误。他敲除了基因部分碱基,把基因功能封闭掉,其实也不能完全防止艾滋病病毒的入侵,还很可能会有其他副作用”。

至于此事件对伦理的挑战,也是廖卫平无法接受的。“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正常人体,目前是禁止的,如果基因编辑发生错误,孩子出生以后怎么办?”对于两个孩子的命运,廖卫平也表示担忧,“被基因编辑以后,会不会对他们的其他基因造成影响?人类那么多基因,即使随访18年,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

廖卫平认为,“基因编辑婴儿”试验扰乱了科研伦理,也混淆了科研的基本概念,“真正做科研的人希望有监控的科研环境,规规矩矩,遵循基本的科研道德和科研规律”。他希望能够尽早加强监管,净化科研环境,维护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名誉。

廖卫平提醒,任何科研都需要遵守基本的科学原理、道德和伦理,“正规科研会遵守底线:以不为生命安全带来危险为原则,不伤害基因,不伤害器官”。廖卫平表示,目前确实有许多疾病被证实与基因相关,为了诊断疾病做基因检测是有必要的,但市场上也确实存在许多“基因谎言”,“比如检测基因能够预测智商、预测性格、做就业指导等,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甚至是骗人的。”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新闻推荐

广州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在孩子心中种下公益种子

执信中学“ShowYourLove”慈善晚会现场文/羊城晚报记者薛江华图/羊城晚报记者汤铭明羊城渐寒,校园暖意正浓,延续了16年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目前并无成熟方法准确“编辑”人类基因 说法)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