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是原型制作专业的内容之一。受访者供图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获得者黄枫杰。受访者供图
▲新能源实训基地让学生接触最新技术。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珊珊) 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技术技能人才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有着“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美誉的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办60余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该校创新开展“三段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人才培养理念。
“三段三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段三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实践三个阶段,通过“知岗教育”“随岗实训”“顶岗实习”,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据了解,该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和专业建设,例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室、邀请企业资深员工来校交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跟岗,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最后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技能训练,使之在岗位中成长。
不仅如此,该校还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语文、德育等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专业课之外,学校还开设日语、烹饪、茶艺、瑜伽、吉他、广府美食、醒狮、科技小制作等各种选修课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全方位培养综合能力。
多项教科研硕果累累 市属排名第一
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该校教科研硕果累累:近三年部省市校课题125项,论文公开发表120篇,教研成果获奖433项,专利发明62项等。
以2017年为例,该校的中国职协立项课题10个,在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第二;广州市技工教育立项课题7个,市属技工院校排名第一。教科研成果方面,2017年市属技工院校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评比,学校共262项获奖,占整个广州技工教育的23%;其中有168项获中国职协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占整个广州技工教育的28%,名列榜首;2018年,学院共有154项参评,目前已评出的一二等奖有45项。本月22日,该校再度获评“中国职协优秀科研单位奖”,这是其连续9年获此殊荣。
论文发表方面,该校位居全国第35位,市属技工院校排名第一。此外,学院与广州市基准精密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自动控制创新研发中心,研发了数控六轴磨刀机,并获得生产许可证,实现科研转化。
世赛夺冠 全国首设“原型制作”专业
模具专业是广州市技工院校最早开设的专业,无论是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还是校企合作、人才评价,探索和践行皆是先人一步,积累和沉淀颇深,不仅在广东、在全国都有很强的实力。
在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下称“世赛”),广州市技师学院选手黄枫杰和陈启佳分别摘得原型制作项目金牌和CAD机械设计项目银牌,实现了广州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黄枫杰同学更是创造了该项目中国首秀即一举夺魁的历史。
“世赛代表着产业、行业的前沿技术,同时秉持和操守着工匠精神的内核,代表职业教育的最高标准。”广州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学院开设了3D打印、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新专业,取得了长足的效果。如作为世赛原型制作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学院在全国首设“原型制作”专业,成为将世赛标准转化为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一个典型案例。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对标世赛标准,继续强化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优势专业,积极开拓与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并适度设置与第一产业相关的特色专业,培养满足广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闻推荐
穆瑞澜等嘉宾代表对广州给予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穆瑞澜说,广州是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环境优美、市场活跃,创新氛围浓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