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椿桦
最近关于文明养犬的话题很热,为了杜绝狗患与不文明遛狗行为,不少地方出台新规,对居民遛狗时间作出严格限制,有的地方甚至规定早上7点到晚上22点都不得外出遛狗。不难发现,不文明遛狗行为危及他人,也伤害了狗及狗主人的自由活动权。狗与人“互相伤害”的结果,是民生受损。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警方近日在谈及是否出台限制居民遛狗措施时,这样回应:广州市民文明养犬的素质在不断提高,暂时没必要推行遛狗限制等措施。这句话的潜台词便是:文明素质,完全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关于道德文明,过去曾流行过这类说法:“文明不能当饭吃”“道德多少钱一斤”。如今,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不少人开始认识到,文明是可以“当饭吃”的,道德像生命一样是无价的。
为何这么说?打几个比方吧:如果老板不当老赖,那么员工就不会没饭吃;如果乘客讲道德,不对司机做危险动作,那么全车人的生命就不会遭遇不测;如果每个司机文明驾驶,那么交通事故发生率就会锐减;如果人人讲卫生、重环保,那么疾病的威胁程度就会大幅降低;如果人人都文明养犬,狗患就会明显减少,邻里关系更和谐……可见,文明建设,绝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将文明礼仪与安身立命相提并论,某种意义上与“文明也是民生”的观点一致。那么,文明从何而来?从每个人的行动中来。文明古国与文明城市的形成,就在于每个人都是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比如,你不乱扔垃圾,你就是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你拒绝用一次性饭盒,还动员其他人别用,你就是文明建设的贡献者。个体的文明,促进了整体的文明,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从中受益。
新闻推荐
自带破冰技能巨轮“广州制造” 全球第一艘极地凝析油轮昨在南沙被命名,可载重44500吨
昨日,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轮在南沙被命名为“BORISSOKOLOV(鲍里斯索科洛夫)”号。“鲍里斯索科洛夫”号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