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响乐团的爵士大乐团演出中加入了《春江花月夜》曲目。
郭雅志希望展现民乐的即兴特性。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文浩)“国风”成为最近文娱圈的热门主题,不仅从《国风美少年》到《国家宝藏2》等相关综艺节目备受瞩目,就连最近开幕的广州爵士音乐节上,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爵士乐也跟传统中国风频频跨界。
从《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到《兰亭集序》的意象,这些“中国风爵士新编”并不生搬硬套,而是像培育植物般有机地融合生长。这种跨界融合还将在12月9日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两场音乐会上得到透彻体现:唢呐演奏家郭雅志将携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爵士音乐家们,带来一场融合中国、土耳其、美国等各国音乐的演出;爵士音乐节的老朋友王璁,则将以“南风”主题爵士音乐会,将本土与世界的元素结合起来,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当爵士乐也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同时这些作品也在印证着“爵士精神”。
A.爵士乐现场听出了传统诗意
上周六,广州爵士音乐节以二沙岛户外草坪音乐会拉开序幕,这场混搭风爵士音乐会上,来自星海音乐学院法籍教授彭小波和他的乐队率先登场。一曲《康定情歌》,在歌曲原有旋律音阶和弦中发展出了一段即兴钢琴弹奏,高胡与其他爵士乐器的搭配,并不互相抢戏,而在强弱上相互配合,碰撞出美妙的化学作用。
当晚的广州交响乐团“爵士大乐团”演出也带来了惊喜。在爵士乐的自由律动与交响乐的严谨刻度之间该如何界定摇摆的方向,对国内交响乐团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突破尝试。由埃里克·理查兹改编为爵士乐的《春江花月夜》幻想曲,则展现出中西合璧的魅力,传统琵琶曲结合到西方现代爵士乐的技巧中,发挥出多种乐器的性能和音色。
由徐之晗、徐之曈两位旅德爵士演奏家主创的“晗曈爵士五重奏”,则带来德国式的严谨克制与东方神韵的碰撞演绎。徐之曈作曲的《暮春之初》,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尽管台上的乐手没有使用任何一件中国乐器,但他们却用爵士乐来描绘了“曲水流觞、惠风薄雾”的古典诗意。
B.唢呐成了爵士乐舞台主角
如果说在前几场音乐会上,民族乐器还是作为客串或配角出现,那么在12月9日的“爵士中国——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音乐会上,传统乐器唢呐则是绝对的主角。
郭雅志是中国著名的唢呐及多种管乐器演奏家,像脍炙人口的《纤夫的爱》《父老乡亲》《好汉歌》等原版录音中的唢呐,都是他录制的。在7年前赴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追寻自己的爵士梦后,郭雅志这次与几位爵士精英一起踏上舞台,带来一套精挑细选的曲目,其中就有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打枣》《金蛇狂舞》《百鸟朝凤》等编配的作品。
对于民族音乐如何融合爵士乐,郭雅志在访谈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要先学会“融入”,“先把民族音乐融入到爵士乐里,学习爵士乐的语言、节奏、结构。要先学习,才能不害怕,不抗拒。改变传统,去与外来的事物结合,一开始总会被一部分人质疑。然而,我很有信心,因为自己并没有把传统丢弃。”
实际上,唢呐跟爵士乐结合有一定难度,因为传统的唢呐不能自如转调,有些特别的调式是无法演奏的,而爵士乐的12个调子都是开放的,随时转调。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郭雅志发明了唢呐的活芯,令唢呐的每一个音都能升高半音,再弹回来恢复原状,解决了技术难题,才能让唢呐玩起爵士。
在郭雅志看来,“中国的民乐本来并不缺乏即兴的特性。比如阿炳的演奏就是即兴表演,只是后人把他演奏的即兴版本固定下来,于是所有二胡演奏家演奏的都是阿炳当天表现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学到他即兴演奏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现代民乐人所丢失的最宝贵的东西。我特别迫切希望把传统音乐的自身的东西寻找回来,表现音乐家即兴发挥的能力和个性”。
C.王璁将爵士与跨界进行到底
同样在12月9日由王璁带来的“南风”音乐会,则把西方爵士和东方诗词玩到一起。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毕业,曾先后于意大利盖帝尼音乐学院、耶鲁大学深造和从事研究的“学霸”,王璁这次继续将爵士与跨界文化进行到底。
此次音乐会名“南风”出自古代乐曲名,“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场原创作品音乐会的特色在于,在爵士的独特话语中,古诗词将贯穿整体,包括李白、张九龄、杜牧、辛弃疾等诗词都被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王璁此前还试过把粤剧改成爵士,对于跨界话题,她曾表示:“不同根的东西不能强硬跨界,所以需要很多技巧。”她认为:“要用融合的心态看待,才能接纳吸收更多新的元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形式,才能让音乐产业有所创新。”
新闻推荐
为了下一个190年:让世界更吉祥, 打造全球饮料NO.1 王老吉19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首提“1136”发展战略
王老吉190周年品牌战略研讨会王老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发布仪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药集团王老吉也迎来了19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