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村发展成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城郊街道宣传办供图
南都讯记者刘军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周甫琦实习生王瑜玲以前,这里的村民都外出打工谋出路,现在,年轻人都回来创业,附近15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以前,这里到处是农田,现在,都变成鲜花和水果了。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广州从化西和村以花为媒迎来了三次“蝶变”,从“万花园”项目建设到“美丽乡村”试点,再到发展成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不仅让当地村民生活好起来了,还吸引了许多像年轻人来到村里。西和村正在做好花卉文章,向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年收入从800元到2.3万元
从花卉大道进入西和村,便能看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点缀着各色鲜花,一处处种植大棚连接成片。如今,西和村利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让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在此交会,蓬勃发展。
西和村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20多年前,它面临着乡村的普遍困境:交通闭塞,少有人来,外部资源无法进入;地广人稀,且为农业用地,村里的人多以种植为生。全村1000多户籍人口,年轻人要么外出务工,要么闲在家帮忙务农,老人更是一辈子下田,生活条件普遍不高。
1993年台湾花卉商人刘敏正来到西和村,他对这里一见钟情,西和村就有了第一家现代化企业———大丘庄园。1997年,西和村又引进了玫瑰园种植基地,村民经济收入开始有了明显起色。
2005年,西和村决定实行流转土地政策。此后西和村发展走上“高速路”。截至2016年,西和村流转土地3000多亩,筹建“万花园”项目,引进花卉种植、旅游观光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今年村民年人均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800元多元增加到23000元。
1500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正欣园艺种植场场长宋长征说,进驻9年来,正欣园艺已成为华南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企业,年出货量高达300万盆,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企业也发展得很好,收入也不少,自然就回来了。”钟文龙是西和村人,今年7月大学毕业就回到了家乡,在正欣园艺从事陶艺工作。
目前,西和村共落户企业30多家,形成花卉种植产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点,吸收当地及周边15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西和村党支部副书记谢炳辉说,近些年来西和村不断优化产学研环境,引进了数十位研究生,甚至有从韩国远道而来的博士。
2014年西和村成功创建“广州市级美丽乡村”,到2016年打造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不断集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要素,各地游客慕名而来。2018年,西和村内景区共接待各地游客约100万人次。村里的青年看到其中的商机,纷纷回乡创业,开民宿、种水果等。今年1月,在25名回乡创业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西和小镇创业先锋队”。
城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和小镇正在从发展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在生产花卉的同时,也参与到乡村旅游、科普学研等项目中,加快把西和特色小镇整合为大景区,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新闻推荐
广东药科大学“科沃园”研究生奖学金、山东齐鲁工业大学“科沃园”创新文化公益基金捐赠发放顺利举行 不忘初心,科沃园弘扬知识产权创新文化
11月26日下午,“科沃园”创新文化公益基金捐赠暨发放仪式在山东齐鲁工业大学举行。11月14日下午,在广东药科大学“科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