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岑村考场。
广州交警自助服务终端。
广州交警推出“流动车管所”受车主好评。
驾考,是每个广州司机难忘的经历。许多市民都曾在广州交警岑村车管总所驾考场拿到了人生中的一纸驾照,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广州建设驾考场背后的故事。
改革开放前,路少车稀,广州市民多以自行车代步。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城市道路运输急需大量的驾驶员,一方面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车人群攀升。在这一背景下,广州上马建设了岑村驾考场,驾考场的建设水平和考试的规范严谨程度,当时在全国乃至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随着番禺化龙全科目考场的建成使用,广州市的驾考场达到了6个。近年来,对于包括驾考在内的车管业务,广州交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迭进,实现数据多跑腿,市民少跑腿,市民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岑村建成广州最早驾考场
车管所民警是建设主力军
岑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岑村建成了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内最早的驾考场。
现在很少人知道岑村驾考场背后的故事了。不过,它却深深地烙印在一批老民警记忆中。赖警官回忆,最初建设岑村驾考场时,岑村所处的地方十分荒凉,为山坳围绕。当时,人力紧缺,初来乍到来车管所工作的那批民警都被赶鸭子上架,充当拉建材、推土、铺路的主力军。当时,参与建设的民警人手有限,每个人都派了活,大家每天轮值煮饭,一餐往往就是吃咸鱼、腐乳就白饭,生活清苦,但是内心甘甜。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快到春节了,年三十那天,我们来到工地,本来打算歇一天就准备过年。”赖警官说,但这时却来了拉水泥的货车。
来了水泥必须卸下,否则一旦受潮,水泥就不能用了。领头的当时车管所副科长陈警官二话不说,扛了水泥就走。手下民警见状,也每人一袋袋水泥扛在肩上,卸货后铺上篷布。
上世纪80年代,路上车辆极少,有驾照的人是香饽饽,多为企业所雇。赖警官和谭警官告诉笔者,早期前来驾考场学车考取车牌的多是各个企业下的司训班成员。在驾考场的建设中,这些人也出了不少力。
驾考场设计讲究
国外都来“取经”
上世纪80年代,驾考项目当时尚未有全国统一标准,多为地方自定。当时,广州的驾考科目设计有文科、桩考、山路、市区道路四科,考试科目设置已相当严谨。
其中,山路考中的S形道路(“蛇形路”)也有“一段古”。据赖警官介绍,这段路是当时他们开车先在山上轧出形状,然后再由工程师画图纸完善的。这段“蛇形路”设计的标准非常之高。建成后,这段“蛇形路”一度成为当时国内多地驾考场地建设的参考样板。
现在广州一家驾校工作的刘小松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岑村考场既是训练场,也是考场。“当时带学员学车,训练场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我们逐级训练。”刘小松称,考场设计的项目考究规范,相当考验学车人的驾驶技术。
市民赖穗宁是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的一名公交车司机,他回忆道,当时,岑村车管所内设置了多个练习和考试项目。让赖穗宁印象深刻的是一段盘山路,坡道设计严谨科学,很考验驾驶人的素质。通过这些项目,他把驾驶技术练得很纯熟。
在全国乃至全亚洲都处于领先的高标准驾考场,让多地交警纷纷过来参观“取经”。“还有些是来暗中考察的,那时候手机不能拍照,他们拿着照相机拍我们的驾考场。”广州交警退休警官赖警官自豪地说。
学员对驾考项目评价高
广州驾照在国外获承认
对于广州的驾考项目,很多当时学车的司机都评价甚高。教练员刘小松表示,放在当时,广州设计的驾考场和驾考项目都已相当先进。“广州设计的驾考项目相当考验一个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取得驾照的学员都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有在最复杂的路面独立驾驶的能力。”
赖穗宁作为一个公交线上的驾驶员,营运生涯已超过20年。他也认为,当时的考试项目对他的驾驶员生涯帮助很大。
因为考试设计的项目科学严谨,对通过驾考的考生驾驶水平要求高,当时广州的一纸驾照颇有含金量,不仅全国通行,到了境外也往往能得到认可。“不少东南亚国家都认可广州的驾照。”赖警官和谭警官表示。
交警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
全省率先推出网上驾考约考
早期的车管所驾考场,不仅要承担考,还需承担教的功能。作为既充当教官又充当考官的车管所民警,工作相当繁重。当时,人手紧缺,每个人往往要从早忙到晚。
近年来,随着参加驾考的学员人数不断增长,广州交警新建了化龙考场。化龙新考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化龙镇,是根据公安部139号令及相关要求建设的全科目考场,同时集合了综合业务、驾考业务、查验业务和档案保管等多项业务功能。
不仅在考场建设,在驾考的考试科目上,广州交警的创新也走在了全国和全省的前列。
2006年5月1日,广州在全省率先在科目二引入电子桩考,不久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科目二实现全部电子考试;2014年4月起,广州在全省率先实施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电子评判工作,实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全面电子化。
而鉴于学员数量多,排队易扎堆,广州交警在2013年1月1日起全省率先启用网上车管所预约,学员可自主在网上约考,大大节约了市民的时间,给予市民极大便利。
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
广州交警一直走在前列
车管业务不仅包括驾考,还有机动车业务。平时市民的补证、换证、年审都与广州的车管所有关。
除了车管总所外,广州目前共有白云、芳村、黄埔、海珠、东山、增城、番禺、花都、从化、南沙10个车管分所。除了以上的,广州还有一个特殊的车管所———“网上车管所”。2012年12月,广州成功上线了“网上车管所”,系全国公安系统率先使用“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的电子政务网站。至今,共有286万“广州交警e”用户,访问量累计1.42亿次,网上办理各类车管综合业务约57.4万宗、机动车年审预约约648万宗、机动车登记预约约161.8万宗,违法信息推送397万多宗、违法办理365万宗。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技术,广州交警不断创新车管业务,便民指数不断增加。
2013年10月,广州车管所在全国率先实现机动车年审预约制度,解决了年审扎堆、排长龙。与此同时,广州车管所在推出档案管理电子化,逐步推广使用车管业务综合辅助平台。
以往,市民办理换证业务要跑医院体检,再到车管所办理,受理后要等上一段时间再上车管所取证。为了让市民少“走路”,让数据多跑腿,广州交警想了不少办法:2017年5月开始,广州车管所与邮政合作,开设邮政网点代办车管业务,群众可在全市137家邮政网点办理24种常见的车管补换牌证类业务。2018年5月,警邮合作进一步升级为“警医邮3.0”,警医邮便民服务开通后,实现群众换证在邮政网点一站式完成。
除了驾驶证业务,机动车年审也是车主必办的业务之一。广州市内,机动车检验机构不少,如何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广州交警牵头于2018年3月推出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星级评定制度,监管部门监管信息共享合作监管,并畅通服务监管渠道,引导办事群众参与监管,促使检验机构加强自身管理,诚信优质服务。目前,广州市5星级检验机构6家、4星级检验机构16家。
广州交警负责人: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近年来,广州车管业务便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比如,2018年9月1日起,广州作为15个城市之一的首批试点,实行机动车转籍档案资料电子化转递改革措施。在15个城市之间办理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在试点城市之间办理居住地址变更迁入/迁出业务的车主,可直接到转入地车管所办理,无需再到迁出地车管所查验车辆、提取纸质档案,实现业务办理“只跑一地”、“一地办结”,为车主节省大量的往返时间及交通成本。
广州交警负责人表示,继续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坚持民意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入推进“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证办”等审批服务便民化,确保“放管服”改革举措长效开展,推进广州交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广州市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让全市驾驶人和车主在新的民生服务体验继续享受改革创新带来的福利。
文:陈杰生交宣
图:广州交警提供
制版:梁建忠金国华
余加明黄炽林
新闻推荐
广州六部门出台指引保护困境儿童 这些机构发现困境儿童必须报告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据广州市政府网站12月10日消息,市民政局等六部门日前已印发《广州市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