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从广州市环保局获悉,2018年,广州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4天,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广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蓝天保卫战捷报频传,令人欣慰。2017年,广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PM2.5达标的城市。2018年PM2.5再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广州蓝”名副其实。广州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必须做到成竹在胸,不打无准备之仗。广州从实地出发,根据大气污染物构成,出台相关治理规划,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广州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州市柴油货车污染防治作战方案(2018~2020年)》《广州港口船舶排放控制作战方案(2018~2020年)》《关于清理整顿重点河涌流域“散乱污”场所的通告》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广州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作战图。挂图作战、目标倒逼,将一个个小目标拿下,积小胜为大胜,才有了今天的战绩。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取舍,欲“取”需“舍”,要敢于对大气污染企业下重手。广州下大决心、大力气控源,不断关掉伸向天空的烟囱。2018年,广州发电厂、旺隆电厂就有7台机组关停。在“减煤”“控尘”上,2018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1263.99万吨,同比下降7.0%。每关停一个重污染企业,每少消费一万吨煤,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投入巨大的财力。为确保治理有效,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仅以环卫作业为例,广州用5000余台环卫作业车辆对全市建成区2.3亿平方米道路进行机械化清扫、高压冲洗,以减少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4天”来之不易,是广州近年来大气治理的新成绩,也是未来的新起点。从新起点出发,要对标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拿出更实作风、更大干劲。污染企业改造、推进公交车纯电动化、控制建筑扬尘、“散乱污”场所治理、食肆油烟处理……广州大气污染治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用绣花功夫,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让广州空气质量不断上新水平。
(练洪洋)
新闻推荐
广州交警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启用,记者揭秘交管新科技 套牌车被套牌车同现身系统会报警
图为广州交警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大厅。信息时报记者萧嘉宁摄信息时报讯(记者罗阳辉通讯员交宣)套牌车和被套牌车同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