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对流溪河水质现场取样检测。通讯员供图
■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赵雪峰
黑臭水体整治既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头戏,也是深受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去年广州治水成效如何?今年又有哪些新目标?近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广州市147条黑臭河涌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治水工作将继续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全面剿灭黑臭水体;同时高标准建设广州“碧道”,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成效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广州入选示范性城市
2018年,广州治水力度空前。一组数据充分说明:开展洗楼170万栋,洗管3341公里,洗井11万个,洗河1033条,整改排水口5218个,推动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5.83万个,拆除河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493.34万方;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开工建设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3430公里,是2016年的5.6倍、2017年的2.5倍、“十二五”期间建设总和的2.6倍;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实现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全覆盖,落实四级河长3030名、湖长828人、自然村河段长3296名……
经过爬坡过坎的艰苦努力,广州迎来了全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2018年实现35条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112条黑臭河涌水质持续改善,鸦岗断面水质下半年明显好转,流溪河23条支流消除劣Ⅴ类,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成功退出全国“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行列,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示范性城市,景泰涌被新华社作为绿色发展典型项目报道,并作为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的第一个案例。
问题
治水难题仍存在 散乱污和违建是关键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广州的治水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国家、省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要求,广州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散乱污”场所整治不彻底,死灰复燃现象还存在,部分城中村和村级工业园内聚集大量散乱污企业,废污水直排河涌,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另一方面是部分河涌违法建设侵占河道管理范围问题仍然存在,巡河通道仍需打通,尤其是历史遗留及部分有产权的建筑清拆难,影响截污管网敷设。
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存在问题的河涌,各区要抓紧落实整改,确保达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务必达成。”
目标
相关治水工程 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
那么,2019年,广州治水具体怎么做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2019年广州将按照《关于强化河长责任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的意见》,选优配强各级河湖长;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检查督促机制,督促河湖长履职尽责。确保2019年底前完成5座污水厂新扩建任务、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万吨/日,建设完成不少于1500公里污水管网,完成第二批49条城中村截污纳管建设任务。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要用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科学谋划,高标准建设广州“碧道”,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全面实施河更美行动,出台实施方案,明确时限和责任人,落实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管护水空间、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等八大任务。
相关工程力争于201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2020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新闻推荐
1月23日,一名前往香港的旅客,因没有取纸质车票被及时发现。铁路部门提醒,去香港的旅客仍需先取票再乘车。广深港高铁今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