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天河新闻 > 正文

元代御赐墓 惊现“云家山” 云从龙墓新出土字碑 证实“云家山”说法至少有上百年历史

来源:广州日报 2019-03-18 03:58   http://www.kcqsx.com/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碧君、侯翔宇摄影报道)白云山麓为啥有“云家山”?“云家山”的说法如何流传出去?近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云从龙墓”在修缮过程中有新发现,陵园东侧的正门台阶下藏有重建于民国十年的“云家山”灰批字字碑,证实100年前甚至更早,“云家山”的称呼就以字碑形式传扬出去。经有关文保专家证实,灰批字字碑整体为民国时期云从龙墓园原物,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应在原址按原貌保护,后续需要进一步勘探、查清墓门平台的位置和状况。

经雨水冲刷“云家山”重见天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兴华街银河村五仙桥的云从龙墓园,看见出土的墙面上,“云家山”三个字一字一框,都用隶书书写,结构极为工整。每个字框大约长60厘米,宽50厘米。左右两侧还有题款,分别为“裔孙韶敬书”和“民国十年辛酉重建”。

云氏族人介绍,碑上文字使用“灰批字”工艺,在民国时期属于较先进的做法,采用石灰、黄糖、糯米粉和沙子等材料,根据需求调配为不同颜色。族人云帅说,灰批字字碑在9日上午被发现。原来,自去年11月云从龙墓第三期修复工程启动以来,施工人员已完成藏碑亭的修缮工作,正将陵园广场东侧正门的石阶移走重造。

“施工人员挖开石阶,发现铁杆门下方墙面的泥土有不少中空的地方,连日降雨将部分泥土冲刷下来,竟发现字迹在其中若隐若现,待碑上的泥水完全褪去,拓印字就赫然在目。”云帅说。

首次证实“云家山”说法由来

据史料记载,宋末元初人云从龙,德才兼备,功绩显著,原居甘肃陇西县,历授宣武将军、昭勇大将军等要职。生前共4次在广东做官,死后被成宗皇帝铁穆耳赠正一品,谕旨赐葬广州白云山梅岭蝻蛇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附近居民都将这片山叫做"云家山",但是称谓的由来我们也不得而知,这也一直是族人心中的疑问。”族人云大宽说,“这次挖掘出写有"云家山"的字碑和重建落款,说明了在100年前甚至更早,"云家山"的称呼就以字碑的形式传扬出去。”

据《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天河区卷》记述,云从龙墓作为广东地区唯一保存的元代皇帝御旨赐葬古墓,曾遭到多次破坏,自明嘉靖年至20世纪80年代,有据可查的重修也有7次。“近百年来,"云家山"字碑由于一直被封存在台阶的水泥中,才得以保留至今,具有重要的文物和研究价值。”云大宽说。

“云从龙墓是数量极少的元代皇帝谕葬古墓,这让陵园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据资深文物工作者江铁军介绍,此墓之所以能历经数百年存留至今,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曾颁布法令严明的“墓禁令”。

新闻推荐

纳雍“有鸡可乘” 带领24万人脱贫 获广东省扶贫工作组和广州市天河区派驻干部积极帮扶,“一县一业”打造全鸡产业链

■贫困户罗展琼在给鸡喂食。■土鸡饲料厂和屠宰冷链厂建设负责人唐峰在饲料厂的桶仓前。产业扶贫饲料厂员工优先招聘移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元代御赐墓 惊现“云家山” 云从龙墓新出土字碑 证实“云家山”说法至少有上百年历史)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