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番禺新闻 > 正文

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校长廖耀良: 教育应该彰显生命的色彩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3-19 01:19   http://www.kcqsx.com/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简称“番禺华附”)是华师附中开办的第一所分校。创办以来,学校中考成绩优异,位居番禺区前列,每年超过八成学生上广州市高中招生提前批录取分数线,达华附本部录取线学生50人以上。近年来,学校推行以生命成长为核心的研学型教学模式,打造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总体目标的生命课堂。

校长廖耀良认为,教育应该彰显生命的色彩,延长其长度,拓展其宽度,提升其高度,而番禺华附的“生命教育”,正好诠释了这三个维度。

中学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近年,番禺华附从学生成长发展角度理解生命的意义、教育的目标,打造生命教育特色。廖耀良认为,中学教育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二是适应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教学应打造生命课堂,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生命力提升为总体目标,以生命成长为核心追求,既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重视生命教育的本质内容。”廖耀良说。

据了解,番禺华附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灵性教育。生存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适应自然的生存能力,强化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关怀弱势的意识,开设的课程有生命力训练、急救技能、游泳自救技能等。

生活教育则是理解人的社会属性与成长规律,培养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规划生涯、健全人格、发展学业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课程有形体与礼仪、数学创新思维、英语听说训练、生涯规划及学科强化系列课程等。

灵性教育主要理解人的精神属性与生命意义,培养调适精神状态的灵性,引导学生追求生命价值,设有健全人格塑造、青春引航等课程。

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促进生命成长的重要目标。番禺华附非常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每年番禺区教育的初中毕业班工作评价中,连年获一等奖第一名。

六大途径打造生命教育特色

廖耀良介绍,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励志激发、学业指导、课程引导、实践体验、评价引领、管理保障。他表示,成功的教育应当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让学生由自发成长转变成自觉成长。

“励志激发”就是通过各种课程、职业分享活动与成长经验分享活动等教育指导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长动力;“学业指导”以学科课程、课堂为主,兼顾个别化、个性化学业指导;“课程引导”则是借助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课程来引导学生成长。

番禺华附的校本课程含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综合实践、体育艺术和学科强化系列等五大部分近百门,其中,覆盖初、高中四个年级的《青春引航》课程的内容特别令记者感兴趣。《我的生涯我作主》《做个好汉子/做个好女子》《内省力与自我超越》《如何面对青春期“爱情”》《毒品、艾滋病离我们远吗》等内容与生活贴近又实用。

“实践体验”是教育实现内化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传统实践体验活动包括急救技能与逃生训练、读书节、农村“三同”等。

廖耀良特别强调“评价引领”的意义。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进行人格互评和自评,可以看到匿名的评价结果;学校还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创制了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每学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主成长等进行评价,学生在互评中发现自我优势与不足,为撰写学期成长规划奠定了基础,这样就能有效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新闻推荐

“院士专家校园行”进东城小学

同学们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简锦仪摄本报讯(记者简锦仪通讯员张秀瑜)适逢我国植树节,3月12日下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校长廖耀良: 教育应该彰显生命的色彩)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