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廖培金)昨日,广州市迎来清明节后首个祭扫高峰。虽然上午天气恶劣,但各拜祭场所各项应急措施到位、市民拜祭秩序良好,全市拜祭秩序整体平稳。据统计,全市各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市民群众47.44万人次,车辆5.73万台次。
鲜花水果等拜祭方式增多
昨日早上6时,各单位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回到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交警、城管、主要祭扫单位服务人员,身穿雨衣坚守在户外,做好交通指引、安保应急等工作。据介绍,连日大雨,市清明指挥部要求各区组织各祭扫场所开展防洪、防坍塌、防树木倒伏、防山体滑坡等工作。各祭扫场所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做好下水管道的疏通、路面的防滑处理,并提醒群众防摔防滑,确保祭扫群众安全。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祭拜情况来看,选择鲜花、水果等拜祭方式的群众越来越多。全市祭扫场所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此外,错峰拜祭的现象明显,据悉,选择周一至周五群众拜祭的群众较去年有增加,从而分散了周末祭拜高峰的压力。
无人认领骨灰或深埋处理
每年清明时间,哀思亲人的拜祭群众非常多,但也有一些骨灰长期无人祭拜。记者从市火葬场了解到,目前火葬场骨灰寄存量约15万,其中近九成骨灰都会有亲属来祭拜。“还有一成多无人祭拜,一方面有些亲属没空或人在外地、国外等,导致一两年没来拜祭;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多年未续费,亲属多年不管的骨灰,甚至还有一些无人认领。”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无人认领遗体火化后,自火化之日起骨灰保留2年,在骨灰保留期间如有家属、单位或其他组织认领的,殡殓处理费用由认领者负责;骨灰保留期满仍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殡仪馆负责处理。
“对于未续费的骨灰,考虑到可能有亲属在外地或国外等特殊情况,尽可能保存久一点。火葬场工作人员也会尽量去联系寻找家属,查找无人认领的原因。”对于长久无人认领的骨灰,将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予以深埋。据了解,每年大概有上百具骨灰进行深埋处理。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卡斯)大部分食品春节过后价格明显回落,市民菜篮子里的鸡肉、猪肉、鱼肉等“降”声一片。受节后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