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瞭望
近日,广州市民政局印发《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企事业单位作用 优化长者饭堂服务供给工作方案》,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配餐服务。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长者饭堂,应当向周边社区和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延伸,为附近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广州市本级助餐配餐服务相关政策给予同等资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此前,广东已出台相关规定,新建住宅区必须以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设施;旧城区养老设施未达到标准的,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配置。
然而,无论是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设施,还是旧城区以新建、改建等方式进行配建,按照工程进度规律和交付使用条件,都会有一个过渡时期。换言之,在新建住宅和旧城区养老设施尚未完善之前,鼓励和引导市区内高校、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资源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以弥补“空窗期”的养老服务资源不足,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鼓励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参与老年人配餐服务,同时按照市本级相关政策给予资助,从大的范围来看,也符合旧城区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配置养老设施的政策初衷。揆诸现实,即便新旧社区完善了养老设施的配套,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长者饭堂,也能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补充,尤其是在改善餐饮供应、丰富餐饮品种等方面,给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增加一种选择,从而丰富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资源供给。
当然,这涉及高校等单位的对居民开放问题。与国外“散落”于社区的大学建设不同,我们的高校是“城堡式”的。因此,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不时被舆论提及。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人文精神的聚合与发散,来提升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就区域而言,大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理论上首先要融入周边社区;大学校园对居民开放,首先是对周边社会表示出热忱的开放度,从而形成一个区域文化共融共长的范式。企事业单位亦是如此。
面对社会老龄化趋势,几乎没有任何领域可以作壁上观。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因而就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去积极应对。鼓励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资源参与到老年人助餐服务中,是一种积极探索。只是,习惯了“城堡式”管理的单位,有限度开放之后能否构建融入社区的管理新模式,是一次考验。即便如此,大学能够借此迈出向周边社区开放的第一步,是值得期待的。
◎燕农 大学教师
新闻推荐
民建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李心出席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迈上新台阶
南方日报讯(记者/占文平通讯员/粤建宣)4月13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