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区第三届中小学校三棋锦标赛象棋项目赛事拉开序幕。
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代表进行简单而隆重的宣誓仪式。
象棋比赛现场,对弈双方沉着落子。
围棋比赛过程中,一名选手正在思考如何围控另一战地。
国际象棋比赛中,双方选手鏖战正酣。
每组比赛结束,裁判现场登记积分。
看台上的家长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孩子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
赛事全程采用电脑积分编排对阵。
各校领队老师全神贯注,密切关注学生表现。
象棋、国际象棋成绩查询入口
围棋成绩查询入口
6月8日至9日,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区教育局主办,区象棋协会、区棋艺协会、增城棋童馆、乐弈轩棋院联合承办的增城区第三届中小学校三棋锦标赛在区体育馆举办。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区50多所学校的1400余名选手共同参加。
据悉,本次赛事共设有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三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年级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和中学组5个组别,采用7轮电脑积分编排制。
比赛开始前,裁判代表和运动员代表分别进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宣誓仪式。记者现场看到,随着比赛开始一声令下,前一秒还窃窃私语的小选手们瞬间就安静下来,迅速投入到棋艺的切磋中。只见孩子们忽而凝神沉思,忽而托腮挠耳,忽而神采飞扬,忽而眉头紧锁,认真的模样甚是可爱。
区象棋协会会长李立青表示,举办中小学校三棋锦标赛,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育生活,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启蒙开发,也是进一步推广、普及棋文化的重要举措。今后,该协会将继续携手区体育、教育和有关部门,推动棋类运动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棋类运动的别样魅力。
学生选手 “下棋就是快乐地玩”
现就读于荔江小学二年级的吴君霖学习象棋仅2年多时间。在本次三棋锦标赛上,他跨级参加乙组(3、4年级)比赛,并一举夺得了冠军。“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一点运气赢得比赛的。”吴君霖在比赛后自信地说道。
“小时候跟他下珠棋,觉得他比较肯动脑筋,思维比较活跃,所以幼儿园大班就送他去学象棋了。”谈及学习象棋的初衷,吴君霖的爸爸告诉记者。对于获得比赛冠军,吴君霖爸爸则认为,取得好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更重要的是看到棋艺在对孩子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方面的锻炼。
那么,学习象棋和学校功课之间是如何做到平衡的呢?对此,吴君霖爸爸表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我们从小就跟他有了协议,安排好兴趣和学习的时间,养成好的时间习惯。” 事实上,吴君霖不仅下得一手好棋,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对于象棋的看法,吴君霖俏皮地说,“下棋就是快乐地玩,没有压力。”
学校老师 “三棋进校园,真正起到启智益智作用”
说起棋类运动的校园推广,不得不提的是斩获此次围棋和象棋乙组两个团体冠军的荔江小学。该校是增城最早将三棋教育列入校本课程的学校之一。在此次三棋锦标赛中,该校通过选拔,分别选出象棋项目28名,围棋项目30名,国际象棋10名。
据荔江小学“三棋”老师林忠良介绍,早在1999年,致力探索多元化校园特色课程的荔江小学便开设了象棋兴趣班。“经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喜欢下棋的孩子头脑很活跃,思考问题不会一条路走到底,他们善于多思多想,一般理科也会比较好。”林忠良说。
至2014年,在校领导的重视下,该校正式在一二年级开设“三棋进校园”课程,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棋类运动的奥妙。“我们所做的是带领学生们入门,学会基本的走子,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真正起到启智益智的作用。”林忠良告诉记者。
“棋类运动还是一种很好的挫折教育”,区棋艺协会会长列凯告诉记者,“是比赛就会有输赢,在对弈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的除了技巧,还有为人处事,学会尊重规则,学会坦然面对失败与成功。这对于他们的成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学校将棋类运动引入课堂,通过开设兴趣班、特色课程等方式,积极普及推广棋文化。“三棋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得到越来越多学生、老师的认可和喜爱。
新闻推荐
2019年增城区科技活动周暨全区青少年航模和海模教育竞赛活动举办
通讯员供图本报讯(记者麦博通讯员黎钊辉)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加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