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学组织学生学习游泳技能。
本报讯 (记者朱丽婷 文/摄)暑期即将来临,一些中小学生喜欢到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结伴游玩,并下水游泳。区教育局提醒,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确保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在学校抓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同时,广大家长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时刻绷紧预防孩子溺水这根弦。
2016年7月,随父母居住在新塘沙埔塘边村的来穗儿童小唐,趁父母上班时独自到村中的池塘玩耍,不慎溺亡。据其父母称,小唐并不通水性。
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近年来,增城区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家庭、居住地等原因,来穗儿童仍是溺水事故的高发群体,需重点关注、加强教育。“除池塘外,无人看管的水库、江河都是不少中小学生爱去的游泳之地,但这些野外水域水情复杂、暗流涌动,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地。尤其是一些水库,其泥土松软、长满青苔,人站上去很容易滑入水中,若不会游泳,短短四五分钟就会发生溺水死亡。”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刘老师表示,预防学生溺水,学校和社会都有宣传教育的责任,家长也应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据悉,为进一步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区教育局将组织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于暑期前签订《广州市中小学预防溺水工作学生和家长承诺书》。其中,学生将签订防溺水“六不”承诺书,学生家长则签订包括防溺水在内的安全责任书。
刘老师建议,除加强监管外,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游泳培训班,让孩子学习正确的游泳技能,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据介绍,目前增城中学、石滩中学、荔城二小、荔城一小、凤凰城中英文学校、香江中学、碧桂园学校等7所中小学均作为试点建设游泳池,并已投入使用,由学校聘请教练员、救生员,向学生们传授游泳技能及防溺水知识。“没有参加过学校游泳培训课程的学生,也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相关技能,这样在发生意外时,也不至于惊慌失措,造成生命危险。”刘老师说。
刘老师还提醒,即便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场所游泳,下水前也要做好预防抽筋等各项准备工作,游泳技术一般者不要进入深水区;严禁在没有熟练掌握游泳技能的情况下盲目下水;发现需要救助的落水者,施救者应及时呼救并报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见义巧为”。
一起来学习防溺水基本知识
■学生篇 要懂得“六不两会”
一是不在无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二是不擅自与同学结伴私自游泳;三是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四是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打捞;五是不冒险过桥、过河、渉水坑;六是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七是发现私自游泳或险情会互相提醒、劝止、报告;八是能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救人方法。
■家长篇
要做到“六个知道”
一是知道孩子什么时间外出;二是知道孩子在什么地方、是否安全;三是知道孩子和谁外出;四是知道孩子外出的事由;五是知道孩子回家的时间;六是知道孩子的联系方式。
■救援篇
一、对溺水者的急救方法
(1)应迅速救其出水,并使之俯卧,将腰部垫高、头部低下,尽量排出呼吸道内的水。
(2)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如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先按压30次再打开气道吹气2次,以此循环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二、溺水者的自救方法
(一)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将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并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惠瑜通讯员石安)7月10日,石滩镇在增城瀛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开展2019年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模拟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