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珍蛹(中)深入荔波县人民医院各个部门调研、交流,全力推进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建设。
向珍蛹(后右一)与家人在挂绿湖留影。
2004年8月26日,重庆市万州区的247户901名三峡移民,离开故土来到增城。18岁的向珍蛹就是迁徙队伍中的一员,他跟随家人搬迁到石滩镇元洲村。如今十五年过去,向珍蛹从学生转变为医者,不仅父母安家在增城,其妻儿也安居在此。去年,向珍蛹作为志愿者主动前往西部参与扶贫工作。其帮扶建设的贵州省荔波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7月14日正式通过国家认证。
初来乍到
多亏增城有关部门的多方关照
白色Polo衫配黑色西裤,瘦削但不失健硕,虽然皮肤略显黝黑,但衬上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却显得沉着稳重,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足够的自信......近日,记者在区水库移民办的小会议室里见到休假回家探望妻儿的向珍蛹。回想起对增城的第一印象,向珍蛹感触最深的是,增城为“三峡移民”提供的新家确实“很不错”。
“我们没到石滩之前,房子已被提前打扫干净,各类家具电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一应俱全,甚至连牙签这些小物品也都一一备好,是名副其实的"拎包入住",即使三天不出门也不会饿肚子。”向珍蛹幽默地说。
当时的向珍蛹已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医科大学。几天后,他就独自去上海读大学了。此后,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回增城。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儿子又不在身边,向珍蛹年近半百的父母开始时并不适应。为了帮助移民更好更快地安家生产、融入当地,石滩镇政府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政策,帮扶干部不仅给向珍蛹父母推荐就业,还在生活上给予补助扶持、关心关怀,经常上门探访,了解他们的需求,陪他们唠家常,让他们在情感上融入增城的生活。
“在做了几份工作后,父母亲觉得不习惯,帮扶干部了解到父母亲在老家有做过卖菜的小生意,就建议他们尝试在增城也做点小生意,后来他们真的去学做重庆面条,现在在石滩农贸市场经营一面条摊档。”向珍蛹说,经营面条摊档让父母亲在增城开创了新的生活,不仅有了谋生的本领,还因此结交到新朋友。
心安处即是家
在第二故乡“生根发芽”
事实上,让向珍蛹父母最安心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在增城这个第二故乡的成长和发展。
2011年,向珍蛹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上海回来增城找工作。区移民办的负责人了解到向珍蛹“想留在增城发展”的意向后,推荐其到增城中医医院工作。也就是这一年,他正式开启了在增城的生活。
工作稳定了,感情却没有着落——向珍蛹的心事让移民办的工作人员看穿了。2013年,工作人员当上了“媒人婆”,为向珍蛹介绍了同事小晶。不经意间,爱情不期而至。性格温柔、勤奋踏实的小晶吸引了向珍蛹,两人一拍即合,在认识三个月后,开始正式交往。一年后,小晶成为了向珍蛹的妻子。如今,两人的儿子刚满两岁,家庭和谐美满,日子过得温暖安定。
虽然有了安稳的工作和生活,但进取心强的向珍蛹并没有选择安逸,而是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2015年7月,他考进了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并顺利晋升主治医师。工作之余,他都会尽量回到增城的家,陪伴父母、妻儿。
心安处即是家。向珍蛹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他说:“增城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很爱这个家。”
怀揣理想
主动请缨赴西部扶贫
在向珍蛹看来,要成为一个好医生,要做到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奉献精神,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作为一名青年医生,他怀揣理想,对工作充满期待。2018年12月29日,他主动请缨去到千里之遥的西部——贵州荔波,挂职荔波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展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
已在广东生根发芽、成家立业,为何又只身来到西部贵州,到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去?面对身边人的不解,向珍蛹说:“我生于西部长于西部,现在虽已在增城安家落户,但我仍有责任、有义务为西部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在所不辞。”
向珍蛹似乎与荔波人民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他说着他们听得懂的方言,几句话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荔波县人民医院的同事和患者觉得他很亲近,工作得心应手。通过积极沟通、协调,以向珍蛹为首的医疗团队迅速搭建好荔波和广州东西部协作的桥梁,把东部先进的医疗理念和管理经验输送到荔波。
“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我们举家迁到增城。在增城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我们三峡移民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如今自己有能力了,也想要去帮助他人。而广东人求真务实的精神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我,尤其是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更是要实打实地做,来不得半点虚假。”向珍蛹说。
亲自传帮带
推动胸痛中心建设
经过充分调研,向珍蛹认为,胸痛中心作为一项国家健康工程,能为当地的胸痛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于是,在他的推动下,专家团队集中全力推进荔波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
为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向珍蛹亲力亲为,包括在县城交通要道、医院出入口增设胸痛中心指引、标识;促进各环节实现急性胸痛优先、先救治后付费;力主升级溶栓药物,改进溶栓治疗方案;撰写、设计宣教材料,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等。同时,他不辞劳苦,下沉到临床科室、乡镇医院,亲自“传、帮、带”,激励个人主动学习,并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考核。尤其是针对急诊这个最薄弱环节,他更是亲自定点帮扶,通过集中学习、逐个教授、指导演练、实操带教等,使急诊团队对急性胸痛的诊治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经过半年的努力,荔波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了国家认证。该院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能力和救治效率明显提升,半年救治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抢救成功率高,无一例死亡,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向珍蛹说,他希望以胸痛中心建设作为起点,在帮扶期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己所能给荔波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荔波的医疗事业、脱贫攻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时代倾城小区是增城区增江街样板小区之一。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初期,该小区大部分居民都不同意楼层撤桶。而现在,每栋居民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