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广场东侧新建公厕,周边绿树环绕。
近段时间,前来增城广场的市民留意到,在这里“如厕”比以往方便多了。在广场东侧,一座新建的公厕颜值颇高。“建筑漂亮,里面很干净,而且还有母婴室。”常带宝宝在广场散步的刘女士欣喜不已。
2018年,增城区出台《增城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计划》),明确将“厕所革命”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全域推进。2019年上半年,增城区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其中,新建环卫公厕28座,改造5座,完成今年环卫公厕建设任务。同时,全区147个临街单位内设厕所(下称内厕)开放,进一步缓解市民和游客“如厕难、难如厕”等问题。
新建改造公厕配置厕纸洗手液
记者在增城广场东看到,新建的公厕位于广场内,园林式外观建筑,周边绿树环绕。外墙墙壁上贴有醒目的图形标识、引导牌和公示牌。内部宽敞明亮、通风透光。同时,公厕配有洗手台、厕纸、洗手液等便民用品并设有更衣室。在专用设施建设上,该公厕还建有第三卫生间(残疾人专用)、母婴室。
像增城广场新建的这类型公厕是增城区推进“厕所革命”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计划》,至2020年全区将新建公厕113座、改造58座(共171座),主要包括环卫公厕、旅游公厕、乡村公厕、公园广场公厕、专业市场公厕及其他重要场所公厕(含客运站场、加油站、医院等)。公厕卫生要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基础设施要有照明、供水、通风、除臭等硬件设施;便民配置要有洗手台、面镜、挂衣钩、厕纸、洗手液、干手机等。
乡村公厕一直是公厕建设的一块短板,主要存在建筑面积小、建设标准低、数量不足,甚至建成后不通水电等问题。对此,增城区当前将乡村公厕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范畴整体推进,把乡村公厕建在农村地区公共场所、集贸市场、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人流密集区域,更好地满足当地村民和游客的需求。
临街内厕悬挂OTG标识
公厕建设往往涉及用地紧张和邻避效应问题。因而,盘活社会厕所存量,多开放现有厕所,能有效缓解投入建设公厕的压力。为让市民和游客不因缺乏环卫公厕而无法“解急”,增城区动员辖区内政府机关、医院、广场、公园等单位将一楼厕所对外开放,并悬挂广州市发布的新款统一新标识,以便市民识别。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有147座单位内设厕所对外开放,有141座悬挂了新标识。
新款的标识将传统环卫公厕和单位对外开放公厕作了明确区分。新款的内设厕所对外开放标志,为一个近似六边形的图形,图形表面没有任何“公厕”“WC””或者传统男女公仔等代表厕所的图形和文字。这个六边形为英文字母“O”“T”“G”三者合体的抽象图形,为“广州开放厕所”的英文翻译“Open Toilet of Guangzhou”首字母合体。市民只要认准该标志就能找到对外开放的公厕。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临街单位了解内厕开放情况。总的来说,已对外开放内厕的单位基本能自由进入,内厕位置比较好找,卫生情况良好。不过,蹲位设置较少,少见有残疾人使用的厕位。“毕竟是公务办公场所,即便内厕对外开放,路过时"内急"也不太敢贸然进入。”走访中,部分市民如是说。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2019年广州市第七届“市长杯”男子篮球联赛日前在广州增城体育馆落幕,盛世杰青队以72比64击败广州交通队,成功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