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牌对热衷“野泳”群众丝毫没有警醒作用。
每天下午,有不少群众到增江“野泳”。
街水利所、挂村部门、桥头村干部到增江边查看相关情况,并商讨处理办法。
随着夏季高温和中小学校暑假的来临,荔乡范围内的一些江河、水库、池塘等无人看管的“野泳场”里,经常有“中流击水”的矫健身姿,这背后隐藏着很大的危险。
在增江桥头驿站段,是众多泳客的常聚之地,这里河面宽广,水流急还有漩涡,河边早早竖立有多块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不过还是挡不住野泳爱好者们的热情。7月24日下午五时三十分许,该河段已有约40名市民在江中畅游,大人、小孩、老人均有,部分市民游至增江中间或对岸,让在岸上的人看到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针对这一情况,荔城街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制定劝阻市民野泳方案,并将对增江河桥头驿站段的擅自建设台阶、水井进行拆除。同时,荔城街呼吁广大市民,为保证个人人身安全,防止溺水悲剧的发生,切勿贪图一时凉快,下河涉险,若要游泳,可去正规泳池。
文、图/记者龙永辉
“野泳”毫无安全保障
7月24日下午四时起,市民陆陆续续到增江桥头驿站段游泳, 江边竖起的“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垂钓、捕鱼”等多个警示牌很是显眼,不过起到的警示作用显然微乎其微。
“下午五点后,周边村民、市民、来穗人员纷纷来增江桥头驿站游泳,从几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开声劝,但没有人听过。”荔城街水利所有关人士对记者说,“人数多时,这里至少有近百人在游泳。现在是汛期,暴雨后水流很急,看到这些野泳的人真是让人揪心。”
记者留意到,在该段河边,有便于下水的台阶,更有用于沐浴的水井。对此,荔城街水利所有关人士表示,这些便于下水的台阶以及用于沐浴的水井是游泳协会人士自费建设的,目的便于下水游泳。
下班时间过后,前来游泳的人士越来越多,他们绝大部分都均携带救生圈或救生球,不少水性好的市民游至江中间或对岸。一名正在江中游泳的市民告诉记者,大约距离岸边1.5米的距离水深约2米。旁边正在游泳的小女孩也告诉记者,“我的脚是不到地的。”
街水利所有关人士表示,在增江野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汛期水流湍急,水位很高,江中有很多漩涡,江边没有专业救生员,也没有救生圈和救生衣等安全设备,一旦有市民群众发生溺水事故,很难得到及时救援。“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畅快到增江游泳。”
扎实推进整改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荔城街获悉增江桥头驿站段每天聚集大量群众游泳后,街相关领导、街水利所、挂村部门、桥头村干部到实地走访了解情况。针对便于下水的台阶和沐浴的水井,街水泥所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方案,下一步将拆除台阶和水井,或建设亲水平台,方便群众在江边欣赏风景,而非便于下水游泳或垂钓。
街水利所正在考虑在人员集中下水的地方设置固定的扩音喇叭装置,在不影响附近群众休息的时间内,不间断播放,以提醒野泳者。
同时荔城街积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街道应急办制定全街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部门要参照该方案制定和完善本部门防溺水工作的处置预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或溺水事件,全力开展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溺水死亡事件的发生。逐步建立沟通协调、资源信息共享等制度,有效整合公安、水务、消防等水上公共行政资源,进一步加强水上专业救生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水上应急救援机制。同时,鼓励民间设立公益救援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
遇到野外溺水人员该如何抢救?记者也从专业人士处取了经。首先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和分泌物。拉出舌头,保持其呼吸通畅。如果溺水者还有心跳、呼吸,可将其腹部横放在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后压其背部,使胃及肺内水倒出。若对方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手记
入伏以来,天气炎热,游泳消暑成了很多市民首选。除了到正规泳池游泳,也有不少人总喜欢选择“野泳池”,尽管年年都有提醒,但还是有人置安全于不顾。每年夏天,野泳溺亡事故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而这其中又多为儿童青少年。悲剧屡屡发生,令人痛心不已,却依然阻止不了野泳者的热情。
在荔乡,除了增江、挂绿湖、沙滩泳场等多处地点有野泳者。7月24日下午5时,增江河桥头驿站段已有近40位游泳者,他们在禁止游泳的大标识牌下热身、聊天、下河游泳。
事实上,不管是河道湖泊还是水库池塘,很多水域都有“野泳危险”、“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但总有些人对这些警示牌视而不见,越说野泳危险越有人不听劝,“没事,我水性好得很。”其实,溺亡的都是熟悉水性的,个别冒险者自恃水性好便贸然下水,殊不知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就算水性好,如果不明情况,也是极易发生危险的。不出事一切皆好,出了事则悲剧降临,这份侥幸实属不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折射出市民夏季旺盛的游泳需求。盛夏游泳馆内人多、票价高,野外省钱又方便……所以,在期待相关部门多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的游泳场所和活动环境的同时,市民更要摒弃“也许没事”的侥幸心理,毕竟,跟游泳贪凉相比,显然生命更为宝贵。特别是眼下正值暑期,伴随着孩子们快乐的放飞,同样也是溺亡事故的高发期。警钟长鸣,避免暑假溺亡悲剧的发生,家长必须担负起责任,看好自己,管好孩子,少些任性妄为,多点安全意识,快乐避暑,关键还在于自己!
新闻推荐
增城区与省农科院签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启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八大工程” 推动增城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意稳孙毅强)昨日下午,区政府与省农科院在区行政中心签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