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龙永辉通讯员黄杨达)“自从村里的旱厕改造成水厕后,没有了成群的苍蝇蚊子,也没有了臭气熏天的气味,和以前脏乱差的露天旱厕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近日,巷头村村民冯姨看着投入使用的新厕所,向记者讲述新厕所的好处。
记者了解到,自从仙村镇实施“厕所革命”以来,对巷头、仙联、沙头等多个行政村的旱厕进行升级改造或新建,如今村民都用上了和城市厕所别无二致的新厕所。
“小”厕所也是“大”民生,旱厕改造项目作为仙村镇的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之一,自2018年就开始了实施,截止目前,该镇已经全部完成19个旱厕改造计划。
在旱厕改造项目开展前期,为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镇牵头组织召开厕所革命工作专题会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指路、整村实施的原则,多措并举,精心组织,保证前期施工、监理、跟踪审计全部提前到位,加快了实施农村旱厕改造工程的步伐。通过发放旱厕改造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旱厕改造的益处,让所有的村民都参与进来,努力提高改厕的覆盖程度,实现了旱厕改造百分之百的完成率。
旱厕改造既要重“建”,更要重“管”。旱厕改造建好了,但村民们对其后续管护问题仍有担忧,为了保证旱厕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仙村镇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后续管护的长效机制,解除广大村民的后顾之忧。为了保证旱厕改造的质量,各村增加保洁员的数量与培训,加强对新建或改建后的水厕的后续维护、检查工作,保障村民的正常使用。
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仙村镇将旱厕改造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更富内涵魅力的美丽乡村。旱厕改造之后的沙头村耕寮合作社,昔日农村的卫生死角变净、变靓,村居环境大为改观,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新闻推荐
长者学习操作心肺复苏术。本报讯(记者朱丽婷文/摄)7月29日,荔城街卫计办联合挂绿社区举办了一场老人意外伤害自救科普知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