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动工现场。
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效果图。
本报讯 (记者张文雄 刘玉娴/文 凌云/摄)9月28日上午,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同时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动工仪式,两个项目总投资212亿元,助推增城全力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以实绩实效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近年来,增城区通过集中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的开工建设,以项目促发展。今年9月份,增城区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共26项,总投资约30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亿元。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将为增城发展增添新动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带动增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原司长肖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鹏飞,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增城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张火青、赵国生、黄贤青、何鎏辉、邬卫东、陈小华、邓毛颖,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曹镛,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德强,执行副总裁严若媛,维信诺(广州)公司总经理郑红,平安不动产副总经理徐凯,平安不动产产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勇,平安不动产华南区公司总经理刘黎斌等出席开工仪式。
布局万物显示时代全形态应用
维信诺全柔模组生产线动工
作为广东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总投资112亿元,该生产线定位高端柔性产品,覆盖行业前沿技术,是一条布局未来的全形态柔性模组生产线,不仅将全面提升维信诺应对未来柔性市场定制化需求,实现高端全形态柔性产品研发制造一体化的能力,助力终端产品升级进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还将进一步完善广州新型显示产业格局,为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万物互联万物显示的时代即将到来,屏幕将无处不在,这也让智能终端的形态更加多样和定制化,以满足消费者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这对柔性屏幕的多形态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二十余年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对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的前瞻布局,维信诺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持续强化终端客户服务能力,打通全链条模组技术,实现高端柔性产品前端屏体技术与后端模组技术整合。
柔性模组技术是柔性显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是屏幕厂商提升产品效能的核心之一。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聚焦6-18英寸全柔AMOLED模组,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同时产线具备高扩展技术空间,可完全应对未来终端定制化的全形态柔性面板产品需求,是面向未来前沿显示技术的高端产线。该产线集聚维信诺的核心资源和产业优势,在昆山、霸州模组线的量产验证基础上再次升级,将实现更高效能的终端交付,为消费者们带来更多的终端产品选择。
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代表企业,维信诺以创新立身,不断开拓柔性显示技术的创新边界,助力终端产品打破设计束缚,开启想象空间,以更具创新力的终端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好和便利的生活。
区域产业双赢
维信诺为区域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新型显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作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核心发展的区域之一,拥有数个国家级印刷及全柔显示制造业的创新中心,与新型显示相关的产业产值超千亿。
增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穗莞深港黄金走廊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新型显示产业已初显规模。作为广东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线,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落户增城是区域产业双赢的见证,对于区域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填补广州在全柔模组产线的空白,助力增城开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枢纽能级。
产线建成后,将持续发挥区域辐射能效以及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点”突破实现“聚”优势,进一步支撑广东形成全球高端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助力广州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并带动粤港澳大湾区OLED显示产业链快速发展,形成区域互补联动的集聚效应。
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的落地,还将完善维信诺柔性产品梯度布局,实现与北京、固安、昆山、合肥多地AMOLED生产线的联动,助力维信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个重要区域的布局升级。
打造增城“硅谷”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不动产公司倾力打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00.2亿元,借助平安集团强大的资本和品牌实力,丰富的金融和科技产业资源,致力打造高新科技企业集聚、科研实力强劲的增城“硅谷”。
去年2月,平安不动产公司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重点投资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部交通枢纽发展核心区,并以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为核心思路,促进增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城市面貌改善,提升国际竞争力。
平安(增城)科技硅谷作为首期启动项目,在增城开发区规划发展产业以5G为基础,以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服务)I(物联网)为代表的五大互联网科技产业应用延展,以车联网、汽车电子为主的汽车产业、以智能硬件研发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为主,以新材料、健康科技、供应链金融为辅,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特色的产业生态示范园区,将为增城打造千亿级金融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重大项目陆续动工
增城开发区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增城开发区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重点发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三大千亿级产业,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助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18年增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115名,两年大幅提升74位。今年以来,增城开发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63.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3.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68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69.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7%、1.76%、65.8%、174.2%。
据了解,增城开发区新引进中汽研华南基地、日立汽车马达系统、李尔汽车等汽车产业链项目30个,计划投资总额127亿元,预计年产值551亿元。随着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几年,增城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高端技术检测以及汽车后市场产业空白得到填补,产值将从2018年的838亿元突破千亿元。
随着总投资100亿元的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的动工,引进汽车之家线下实体等项目,增城开发区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初具雏形。项目建成后的预计营业收入超370亿元,未来有望形成新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此外,增城开发区以超视堺项目为龙头,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引进康宁显示、空气化工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达780亿元,预计年产值1169亿元。今天开工的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加速集聚。重大项目的加速集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加快形成,为增城开发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创新发展实现新成效。
新闻推荐
巫国明摄李丹刘诗雯张雁全(右)在领奖中。中国攀岩赛现场。摔跤运动员进行训练。增城体育馆泳池。大型群众体育表演。“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