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欧嘉福)昨日,广州举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今年1~7月,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PM2.5浓度再创新低,达到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此外,广州9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阶段性达到考核要求,全面稳定消除劣V类。广州市民越来越能感受到蓝天碧水的环境变化。
各部门多管齐下 整治大气环境显成效
随着广州空气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了“广州蓝”的魅力。为推动广州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做好煤炭减量,推动移动污染源控制,整治挥发性有机物,全面落实扬尘污染控制,守护市民头顶上的“广州蓝”。
广州发改委副主任陈建荣介绍,近年来,广州大力淘汰落后煤电机组,关停散燃煤锅炉,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减少。今年上半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同比减量约75万吨。同时,广州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建成7座资源热力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超1.5万吨。
市生态环境局推动污染源控制,联合住建部门全面落实扬尘污染控制,为“广州蓝”消除污染。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级调研员贺国庆介绍,住建局住建部门从6月10日起,开展为期100天的广州市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净化”专项攻坚行动,成立市扬尘整治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扬尘专项整治。截止到目前,已完成重点类型895个项目的整治,并全力推进其他类型工程的扬尘专项治理。
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郑则文表示,尽管PM2.5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臭氧成为“广州蓝”的重要污染。尤其是秋冬季,“广州蓝”会面临更多未知因素的影响。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加强移动污染源管控,从原材料,工艺过程,末端治理等实行精细化管理。今年上半年,环境部门已抽检柴油车14741辆、遥感监测约53万辆;完成360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
147条河涌除黑臭 排水管网仍需补短板
广州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黄家添介绍,水务部门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了城市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7月,广州9个国考断面全部稳定达标;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河涌已经消除黑臭。
根据广州第4号总河长令的任务要求,广州要在2024年基本完成排水单元达标的创建工作,消除单元内排水管网的错接混接,实现雨污分流。同时,还要补齐市政排水管网的短板,重点实施全市448条合流渠箱的雨污分流改造,将原来排入合流渠箱的污水重新接入污水主干管,取消截污闸,恢复渠箱的排雨水、山水的功能,实现污涝同治。
黄家添透露,目前广州全市正全面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改造攻坚行动。广州水投集团已率先完成下属所有单位的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番禺钟村万宝工业园等多地也积极响应排水单元达标的改造,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水务部门倡议广大市民,支持自身所在小区实施排水管网改造的工作,携手消除污染,确保广州湖泊河涌长制久清,共同营造水清岸绿的珠江美景。
新闻推荐
花式“组合拳”助力电竞产业发展,游戏产业营收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广州力争2021年建成“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广州电竞产业发展迅速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沈钊“去年8月,《广州市促进电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